陈宁远 (上海独立财经观察人士)
本周一财政部公布了《2009年1-9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前9个月,国企累计实现利润9366.1亿元,同比下降17.6%,9月比8月环比下降了12%。这个情况不是太好,和目前广泛探讨的中国经济强劲复苏,有很大的背离。
据10月20日《上海证券报》报道,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召开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新闻发布会,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在会上透露,“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百分之七点几”,他认为实现“保八”目标基本没有问题。同时,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近日也称,今年GDP增长8%不成问题。
这不仅是某些部门和官员的论点,一些机构和学者也都这么乐观预期,甚至表示中国GDP第三季度同比增长将超过9%。比如清华大学一份最新的预测报告显示,中国GDP在今年下半年将持续上升,预计第三季度GDP将达到或超过9%,全年GDP可能增长8.17%。
更为让人高兴的是,还不只是中国人自己这么看,外国的月亮也这么圆圆地照着中国。比如一贯以宏观预测为己任的高盛,其发布的9月中国经济运行数据前瞻报告中就提到,中国实体经济可保持强劲复苏势头,预计三季度实际GDP增速会接近9.5%,环比增速达到14%左右。它的同行,也喜欢高屋建瓴的摩根士丹利,虽然稍微降了降语气,但同样在报告中预计,三季度中国的GDP同比增速有望恢复至9.5%的水平。
种种乐观预测和财政部公布的国企利润下降,矛盾也太大了。因为中国经济若是复苏的话,国企的利润不可能下降。中国经济的好坏,国企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这已是高度共识,且成为万众瞩目的事实。(要不怎么上个月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一出,国企气象万千,都以为中国经济从此国进民退,进入江湖一统的时代了?)因此,它们都说中国经济好了,谁信呀?!至少也要对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将信将疑吧?
但据说中国经济已经好转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很多很硬的数据来支撑持此论调者。比如年初国家统计局说经济好了,却让人从发电量的下降,看出了破绽。但这次发电量是真好了。
中国最大的电力销售商国家电网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8月发电量只有3.55%的增幅,到了9月增幅就高达29.77%——而按照一般的惯例,8月季节性的发电量要比9月大,因为在生活用电方面,8月开空调的人显然比9月要多。所以,这更证明发电量的增加,是用到生产上去了。与此同时,9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连续6个月小幅上升,达54.3%,这可都是衡量实体经济向好,尤其是制造业向好的硬指标。
另外据说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本来最不乐观的外贸,到了9月也出乎意料地争气,虽然还谈不上十分遂人心愿,但来自海关的数据也很好看。海关总署10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再度站上2000亿美元,达到2189.44亿美元。
总之该硬的指标肯定是硬了,担心的外贸也硬了。这时候国企突然说不好了,理到哪里去说呢?你要说中国制造都是袜子,外贸都是小五金,和国企大佬无关,倒也难以反驳你。不过,要是不怕麻烦,看一看财政部的国企运行的月度报告,的确会发现国企日子的好过和难过,都有那么点不合常理。
今年国企没有一个月的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是正的,而且下降幅度惊人,最高2月下降了43.7%。当然这好解释,因为2008年2月全球还在黄金时光之中,谁也不知道金融风暴将要刮起,同比基数高,没人是神仙,谁比都不行。但1-9月同比下降了17.6%,9月比8月环比也下降了12%,就有点不知所云了,因为大家都好了起来,你却不行了,多少有点障眼吧?
无法理解的还有,尽管同期国企的利润下降这么多,但国企的资产(它占有的资源),却大幅度上升了。今年1-6月是经济形势最为扑朔迷离的时期,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同比却增加了20.95%,而同期资产负债率仅上升1.13个百分点(9月的资产数据还未公布)。这意味着赚钱的能力消失了,但占有资源的能力却增强了。通俗地说,就难听了,就像驴子多吃了很多料,不出活,都长成自己的膘了。
要是再不厌其烦地翻到2008年9月,就更难理解了。因为那是金融风暴乍起、经济最艰难的时期,可那时国企的指标却相当好看。2008年9月国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0339.6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11122.9亿元,同比仅下降2.9%。这几乎就是不理睬全球的经济周期,打了个小小喷嚏而已。要是算上性质也是国资,但不在这个名单上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比如最能赚钱的工行,次能赚钱的建行,那中国的国企连喷嚏都没有打过。
这不禁要使人高度赞赏国企反周期的能力。但赞赏之余,我们不免也有点哀伤——因为面对如今经济的复苏,而国企的利润却剧降了。我们要正确理解,不是它们不行、效率有问题,而是它们以“长子”身份,先顶住了要塌下来的经济周期的天,现在经济周期似乎要过去了,复苏的梦想成真了,可它们却累倒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