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尼陈
产能过剩在中国是个老问题。进入本世纪以来,抑制产能过剩一直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过,国务院专门就产能过剩问题举行常务会议,仅两次。上次是在2005年11月,这次是一个月前。至本周一,国家发改委官员明确表示,已将钢铁、水泥等六大行业列入重点调控目录。六大行业原则上不再批准扩大产能的项目。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不按规定程序审批或核准的项目,一律不得通过企业债、IPO等方式进行融资。
近年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但不少领域产能过剩仍很突出,有的甚至还在加剧。原因何在?
有人归因于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央政府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这一点,国家发改委的解释是大致成立的。产能过剩在刺激措施出台前就是问题,并非刺激之后的副产品。信贷扩张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产能过剩,但不是主因。
有人归因于地方政府、企业甚至民间的利益驱动。不可否认,一些地方政府GDP情结还很浓,仍偏好追求短期政绩,上大项目。争取大项目落户也有相当的民间支持率。但如果把对本位利益、自身利益的追求视为经济中的阻碍因素,无疑根本否定市场经济。利益诉求是市场经济中的活跃因素和基本动力。症结不在这里。
有人归因于市场制度不完善,信息不对称。有的行业可能如此。比如价格仍受制于行政干预的能源行业,由于价格机制尚未完全市场化,价格不能发挥信息传导的作用,不能引导企业按供需关系变化调整产能。然而有的行业价格未受管制,为何也出现产能过剩?
以化工行业为例。截至7月末,化肥等企业开工率都在70%以上,投资大幅增长达29.71%。令人吃惊的是,这般生产热情是在以下背景中涌现的——今年以来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不足,上游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企业盈利压力沉重,与此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资料显示,当前化工产品价格已经下探到成本线附近,库存还在不断增多。
赔钱赚吆喝,是理性的经营决策?化工企业给出的理由是为了保持市场份额或稳定职工,所以“勉强”开工生产。听上去楚楚可怜。我相信存在一些吃小亏赚大便宜的策略考量,也存在要求企业谨慎减员的非经济指标,但我不相信任何一个企业家(不论国有、民营)会看不到产能过剩的风险所在,会置本人、本企业利益于不顾。
惟一的解释,是企业家(也包括地方政府官员)得到了某种担保,或者他们认为一定会得到这种担保。这种担保像一份保险,减免了他们不顾真实供求关系的生产冲动、立项冲动的风险。这种担保就是以产业扶持与产业调控为主要手段的产业政策干预。对企业家来说,政策干预可以预知,可以争取,有扭转乾坤之神效,比看市场眼色行事轻松愉快得多。
所以,货没人要不可怕,搞到政策支持就行,放任产能过剩的人们一定还在做着这样的梦。而针对产能过剩的行政调控是会打破梦境,还是巩固梦想呢?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