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又一次奉上了豪华的明星阵容,这一次,是在9月27号公布的招股说明书中。包括冯小刚、张纪中、黄晓明在内的十多个熟悉的名字都出现在了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75位自然人股东名单里。这个国庆,人们在欣赏大片儿《风声》的同时,也在饶有兴味地议论着黄晓明身价暴增数千万、为什么周迅没有股票等等华谊上市的花边新闻。
相对冷静的财经媒体们,则以华谊兄弟2008年公司营业收入4.09亿元,同比增长了74%,但净利润6806万元,同比增长仅为16%、经营成本在大幅增加以及2009年上半年华谊兄弟的净利润还不及2008年的一半为由,指责华谊利用明星股东制造噱头,掩盖业绩表现不佳的事实。
“利用”一说未免冤枉。华谊兄弟的股权笼星术与其说是为了上市制造噱头,不如说是在试图回答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作为一家影视制作公司,如何向资本市场证明自己的价值。
同样是“制造”,传统制造业企业上市,厂房、生产线等资产评估方法已经非常成熟,而对文化板块,尤其是影视制作公司来说,如何评估其价值和风险,都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循。
华谊兄弟所处的行业拥有着特殊“生产线”,核心资源是包括制片人、导演、演员在内的“人”,而影片的成功与否和影响力,也是建立在制片人、导演和大牌演员身上的。
在这个行业中,影视制作公司拥有的只是B2B的品牌,即其影响力主要是对下游的发行、院线和电视台,并不直接拥有票房号召力。而导演和演员本身就是B2C的品牌,对市场、对公司来说举足轻重。所以,演员和导演一旦要换东家,往往会对这样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如何将建立在“人”身上的品牌固化在企业本身上,来打消投资者的疑虑,是摆在华谊兄弟面前的难题。
对于人的不可控性,华谊兄弟可谓有切肤之痛。当年的金牌经纪人王京花出走,几乎掏空了华谊的艺人储备。所以,华谊的解决办法,是直接将自己的"核心资源"变成股东,一来避免历史的重演,二来是能更好的把自身的竞争力展现在投资者面前。于是,明星股东由此出炉。
相比之下,布局全产业链的中影集团不需要通过"明星股东"来证明它的实力。因为论制作基地、发行渠道还是院线网络,都足以显示了它的价值。而以发行能力为核心的保利博纳,还是同为“制作”公司、但拥有多年积累的节目品牌的光线传媒,在“人”的问题上遇到的阻碍,也都要小于以影视创作为核心业务、以人为生产基础的华谊兄弟。
“一个演员明明签了10年,公司花3年包装,红了以后说走就走,就是打官司也能打走,变量太大。”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但是,这种明星股东效应带来的光环,将是点睛之笔,还是会留有后患?
不妨看看国外的例子。
在美国影视制作公司发展的初期,也经历过对导演、明星的依赖期,影视公司往往把与导演和明星的长期合同当作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但在反行业垄断的“派拉蒙法案”出台之后,艺人经纪逐步演变为独立的产业,而影视公司的竞争力则主要集中在版权以及营销影响力上,例如,时代华纳上市,资本市场主要评估的是其片库、片场以及时代华纳本身的品牌价值,所以,华谊兄弟现在碰到的问题,很难找到更多的参考。
在招股说明书中,可以看到,目前华谊内部采用了“事业部+工作室”的管理模式,这样的模式,能够在公司化管控和个性化创作之间做好平衡。其中,“事业部”设在公司总部,负责对影视剧项目的总体管理,“工作室”作为承担影视剧创作职能的机构,由签约制片人具体负责运营管理。
事业部按照合作协议给予工作室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除了对工作室进行立项管理、财务管理、业绩考核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技术支持与品质管控外,其余绝大部分创作的工作均由工作室独立完成。
另外,事业部还通过横向考核和末位淘汰的制度来激励各工作室之间的内部竞争,若某工作室创收能力排名落后,则将限制该工作室营运资金的后续投入甚至终止合作协议。2009年即有两家创收能力较弱的工作室被公司解除了合作关系。
事实上,明星股东出现在“事业部+工作室”的管理结构中,带来的一个特殊现象是,不少导演、明星所占的股份,要大于事业部以及工作室的负责人,而且,工作室采取末位淘汰的方式不断更替,而明星则由股权绑定,对于华谊来说,明星股东带来的“流水的营盘铁打的兵”的现象同样值得关注。
事实上,在明星股东和“事业部+工作室”的管控模式下,华谊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孵化器,提供运营的资源和空间,对于产业链短板明显的华谊来说,冯小刚等核心团队生产力有限,增长空间也有限,而计划中的院线的成型还为时尚早,所以,华谊的上市虽然星光熠熠,但冷眼来看,却更像一次艰难的跳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