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初,茅老刚刚度过了80周岁的生日。但他仍然心念中国经济冷暖,尤其关注广大身处弱势的农民群体利益。在与茅老的对话中,他针对中国的“三农问题”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解决农民问题依靠城镇化
“美国农民只占总人口的2-3%”茅于轼指出,在一般发达国家,农民的比例在5%以下,这说明农业是一个低产出的行业,与之相对应的是服务业和金融业。
参照发达国家的例子,茅于轼认为中国的农民还是会走上城镇化的道路,通过加速进城来摆脱贫穷,但政府应对农民进城后相关的配套措施给予配合。
“要保护农民!”茅老非常明晰地提出,要保护农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为农民提供更多在城市的就业机会,提高城市里面农民工的工资标准。
应让农民在城市里住得起房
而对于那些进入到城市来的农民工来说,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依然是住房问题,这也成为农民进城的巨大障碍。大城市的原住民往往在住房改革之前就已经用很低的价钱拥有了公屋,但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无法再享受到这样的实惠。
除了廉租房之外,茅于轼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条路就是政府给予农民工住房补贴。“凡是农村户口进城来的,一个月一个人比如给300块钱,不少的数,一年就是好几千。你家里三口人,也上万块钱了,就可以租这个房了。”
这笔钱从哪儿来?茅于轼认为应该由财政来承担,过去的政策太偏向于城市,现在也应在农村有所补偿。
农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本
留在农村的农民,也需要政策的扶持,在茅于轼看来,现阶段农村最大的一个经济问题就是没有资本。长期以来农村的金融服务就只是吸收存款,很少放贷,即使放贷也是给乡镇企业,而个人和农户很难得到资本,“如果你把资本输入到农村去,农村的发展还是有些机会的。”
很早的时候,茅于轼就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以一个经济学家的身份,他在思考如何帮助农民最有效,用很少的钱起大的作用。1993年,茅于轼在山西省临县湍水头镇龙水头村用500元自有资金开始了他小额贷款的尝试。
“因为农村有劳动,缺乏资本,给他们提供一点资本。但是因为不合法,所以做不大。我们连个图章也没有,银行帐号也没有。”
但这样一个“违法存在”,确实帮助了一些农民脱贫。从500元做到几千万,从“违法”做到合法,茅于轼只是走快了一小步。对于农村金融政策的变化,他感到欣慰,“让私人资本可以进入到农村办小额贷款公司,还可以办乡村银行。虽然限制还很多,但这是一个信号,资金可以进到农村,这个有很大的好处,现在全国我估计有好几百亿的钱已经进去了,对农村经济的活跃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小额贷款公司是可以赚钱的
小额贷款的利息率高于银行利率,乡里乡亲的信用反而有保证,“小额贷款是可以赚钱的,但是你搞得不好是肯定要赔的,”茅于轼认为问题在管理上。
茅于轼自己的小额贷款项目,在管理上下了工夫,“钱借给谁?他会不会用来赌博喝酒了?这个人一贯表现怎么样?他的项目是不是能赚到钱?我们不断的在培训方面下工夫,每年我们都要培训好几次。”
无论是实力雄厚的国有资本还是民间资本进入,如果不懂得管理,都要失败。
实际上,在农村,生产的机会还是不少。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粮食的损失,蔬菜的运输损失,加速它的周转,一旦有了资金,这些事情都可以做起来。
当孟加拉的尤努斯带着小额贷款经验来到中国,茅于轼也正在自己坚信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他坚信中国的小额贷款公司也会全面铺开并且成功,这个市场需要不少于2000亿的资金,目前进入的几百亿远远没有达到饱和。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