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关心中国经济,也许从没像现在这么关心过。
在这个变革的时期,经济该怎么改革?企业的出路在哪里?中国经济该怎样在下一个五年、十年中再次腾飞?
带着一连串的问题,11月25日下午,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著名历史学者雷颐先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邀研究员王占阳教授, 以及中国近代史著名研究者章立凡先生,在北京"霄云路8号",与我们共同分享中国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就副总理李克 强同志提出的"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继续改革需要完整的执政理论
搜狐财经:前几天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在讲话中提到“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您如何解读这句话?
章立凡:改革是有红利的,这三十多年改革,但是问题是红利怎么分配?我发现现在的分配很不公平,即便有红利,但是大部分红利广大的公众并没有分享到。我想只有在红利进入每个中国老百姓的腰包的时候,那才真正是红利。
搜狐财经:章老师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颇深,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改革史,大家说以史为鉴,您能否给当前的改革提点建议?
章立凡:还是重申我的社会契约论。其实百年来我们定过好几次契约,最后都是某一方把契约给毁了。比如辛亥革命我们追溯的话也是有一个契约,但是有很多东西也没有实现;然后到1949年又建立共同纲领这样一个契约,当然这个契约过了没几年,就被废弃了;改革开放应该说也是一个契约,这个契约现在来看很多东西还是没有实现。
现在真正的问题是不能再忽悠,每次喊狼来了,每次大家都会忽悠一次,连续隔几十年忽悠这么一回,再获得延长稳定多少年,我觉得这个法子老使就不灵了。我想今后真要改革的话,得要把过去遗留的问题给说清楚,到底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从执政理论上怎么能自圆其说,不能就这么糊里糊涂说再说一个改革,然后再混几十年,我觉得恐怕没那么容易了。因为现在毕竟是一个信息时代了,自从有了互联网以后,你看官方要是忽悠点什么事儿,大概一两个小时以内有人谎言就被揭穿了。现在发现网民的智慧有时候还是比那个官员要高一些。因为我们选拔机制决定了,我们选拔上来这些人,往往都是比较听话的,不会独立思考的那种人,容易当官。也就是说他把大量的有用之才都给排除在体制之外了,我想很多网民这么聪明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觉得现在已经不能按原有的方式来执政下去,必须做出改变。
其实改革就是被迫让利
搜狐财经:有人说改革自上而下是最好的,千万不要自下而上。但问题是,自上而下改革的动力从哪里来呢?
章立凡:其实我来之前就在想这个事儿,改革跟维稳是什么关系?好像这十年不改革主要的心态就是维稳,但是由于维稳的缘故,其实就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后维稳达不到原来的预期效果,然后维稳的成本还越来越高。而且维稳已经产业化了,通过夸大,通过触发一些事端,最后显得维稳显得非常重要,最后变成维稳经济了。但我觉得现在要想真正稳定的话,还是得改革。你回想文革折腾到最后的时候,国家也是风雨飘摇了,然后就粉碎四人帮,然后改革开放,事实是通过改革,才有了我们这三十几年的稳定和发展。
现在又到了一个历史节点了,现在积累的问题已经非常多了,民间的积怨也已经蓄积了相当多的能量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把它闷在高压锅里,我确实觉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崩盘。在这种情况下,高层也意识到不可能再按原有的方式下去,得有所改变。从底层开始他也觉得我们也忍受不了,你们再这么继续下去,可能比如各种群体事件,突发事件就会不断的产生,甚至会引发骨牌效应。我想在改革这个上面,应该说是有一定的务实,但是务实是出自各自利益的考虑。
搜狐财经:历史上,政府一旦放权,经济瞬间过热,政府就觉得不对劲,要打压了,然后又收权。如何才能够使政府平稳地从市场领域进一步退出?
章立凡:政治体制改革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不会成功,到现在为止,其实我们还是在转圈子呢。历史经常在循环,现在反正转了一圈又一圈。现在的问题其实改革就是被迫让利,无非就是官民博弈,如果危机达到一定程度了,大家都觉得不安全了,这个时候占有利益比较多的那一方就得让利。但是究竟让谁的利?统治阶层也好,利益集团也好,他们之间也有很多博弈,这种博弈就是谁来主导分立,谁来主导改革的问题。我以前也打过这个比方,一个大船遇到风浪了,船长说扔点货物,要扔谁的货呢?扔谁的货,那个货主都不干。这时候就有一个平衡的问题,其实未来也面临着这种形势。你要让,你让哪一块?哪一块,现在这十年不改革,政治体制不改革,利益集团已经非常壮大到体量非常大了,所以这个时候船长就有危险了,因为如果货主们都不愿意扔掉,也可能合起来对付船长,这个时候就出现像八十年代那样的局面。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