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9日电(记者杨毅沉)“大大高于市场和我们的预期。”虽然在经济学家眼中,1月份CPI同比上涨4.5%非常意外,但在普通百姓眼中,衣食住行价格远未回落的亲身感受却让这个数字显得更合理。此前,1月份不同版本的PMI数据“打架”已让人看到企业家面临的不同境遇感受,不同受众对于经济数据的感受为何差别这么大?
食品价格直接推动CPI反弹
2012年首月,国内CPI不仅同比上涨4.5%创下3个月来高点,环比涨幅1.5%也创近期新高,去年环比最大涨幅发生在2月,但仅为1.2%。分析其中原因,多数经济学家在获悉数据后认为,非食品价格变化符合预期,而春节期间食品价格的显著反弹成为CPI反弹的直接原因。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月份数据显示,今年第一个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3.29个百分点。衣食住行特别是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让百姓对于CPI的反弹并不奇怪,感受到的心理涨幅还远不止如此。
自今年1月以来,不仅身边的麦当劳、星巴克等洋快餐店、咖啡店相继上调了价格,基本的蔬菜价格在春节期间均应声上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1月最后10天,全国50个城市大白菜、油菜、芹菜和黄瓜的平均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均上涨13%-18%。
记者于春节除夕当天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与菜农交流时,不少菜农都流露出节后市场供应充足菜价就会大幅下降的念头。但20天过去了,记者了解到除了春节过后需求量大减的韭菜、大葱批发价格出现回落外,其他主要蔬菜价格均与节前价格上升期相差不多。“CPI的涨跌好像跟我的实际生活不是很接近,我平时想得比较多的是尽量到批发市场买点便宜菜。”记者在新发地市场遇到的退休在家的林大妈的话颇具代表性。
除去食品价格,包括房租、衣着、医疗等内生性生活成本居高不下,让人们对CPI再次反弹较为麻木,输入性通胀的隐现也让不少有车族感受到更多生活成本的压力。
就在1月份CPI数据公布前两天,国家发展改革委上调汽柴油价格每吨300元。在前一次下调成品油价格四个月之后,不少有车族对于目前每升8元左右的汽油价格显得“耿耿于怀”。而就在最新调价之后,受到中东局势不稳、美元再现下跌苗头的影响,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仍然维持上涨势头,这使得国内成品油未来的涨价预期隐现。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此前对记者表示,目前国际经济与金融市场形势依然错综复杂,虽然之前的调控对于价格水平回落起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未来可能仍将上下震荡,今年输入型通胀带来的各方面成本上升压力或将时隐时现,虽然国内物价回落大趋势基本没变,但上述原因可能还将降低居民对于CPI变化的感受。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