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的作用
传统的经济大师们是这样解释所有高管和股东在做投资决策时所面对的风险-回报的平衡的“风险越大,需要的回报越大”。这个模型将情境下感受到的风险和以个性为基础的倾向性整合在一起来解释交易行为。
感知的风险
感知的风险是指情境信任中的一个方面。个体对初始投资环境的感知评价,加上他对管理和市场的一般化信任水平,导致情境信任的水平。如图一所示,信任的降低直接解释为潜在投资者对风险的感知。比如,如果一个投资者在某一特别投资中有某种高水平的情境信任,那么感知的风险就会相对较低。
风险偏好
人们在接受风险的意愿上是有分别的,比如风险承受偏好。风险偏好反映了人们对什么风险可以接受,什么不可以接受的模式。这种偏好一般是相对稳定的,能较好地反映在多数情况下的对待风险的行为。
个体的总体风险偏好,可能和他们的投资风险策略不同,投资偏好也会因个体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同而发生变化。
个体的风险偏好被广泛地看成交易行为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股东的财务风险偏好是模型中一个要点。
交易行为
先前的要素都会导向模型的核心:股东的交易行为。从必需的资源和期待的回报看,如果投资情境的感知风险是在他们可以忍受的范围内的话,投资者是可能进行购买的。但还有几个决定要做,比如说,如果感知的风险相对较高,投资者就不仅会寻求较高的回报,还会对他们与公司的关系更为关注,紧密监督股票的涨落,也更愿意出售,如果感知的风险相对较低,股东将保持较低的回报期望,监管公司的绩效活动也不太频繁,也更可能较长时间地持有股票。
性别似乎也对交易行为产生影响,虽然现有的股东调查中女性的样本值得怀疑。一个很有影响的研究表明,男性可能更经常进行交易,交易频率会随着收入增加,因为更富有的男人说他们在交易上会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女性则更多地依赖他们的经纪人的建议。
无论这些附加的心理和生理要素如何,风险/回报平衡,还是植根于一般化的和情境化的信任中,仍旧是投资者主要的决策工具。
投资结果
投资关系一旦建立,股东就会监督企业绩效。就像投资者会在初始投资环境下的调查中显示的那样,寻求更多的财务回报,他们对会考虑比量化结果更简单的方法来对他们投资的成败做出结论。
当然股价浮动和红利对大多数投资者都是很重要的,就如同公司的盈利和现金流一样。股东会把他们的组合绩效与某个能接受的标杆如道琼斯指数相比较,从而发现他们的回报是否在合理的水平上。总之,个体投资者更重视长期的资本增值,并考虑长期的利润作为公司关键目标。股东也可能会将行业和宏观经济因素考虑进去,评估企业的未来健康发展。很多非财务的原因也可能会促使股东保留或销售他们的股票。
简言之,像财务回报对投资者的重要性一样,股东越来越对企业获得利润的情境感兴趣。高管努力建设股东忠诚,是要通过他们自己的道德行为和对他们属下的有效督察来实现的。
结论
这个股东行为模型,探讨了信任在投资决策中作为风险评估前提的作用。交易行为也表明是股东个性和投资情境的双重作用的结果。一般化的信任将投资情境的感知综合在一起,建立一定程度的情境信任。情境信任决定感知风险的程度,伴随个体风险偏好,从而影响交易行为。交易行为本身会带来投资结果,相应的,此投资结果会反作用于情境信任,如此持续往复,还会作用于更稳定的投资偏好和一般化的信任。
通过一般和情境化的信任,投资者的价值观作为更强的一种投资行为要素出现,比原来的风险/回报平衡观点更为重要。股东表现出在衡量企业绩效时,关注的领域也远远大于简单的财务回报领域。
最后,为什么我们关心股东的动机?股东是公司治理更重要的一环,但是几乎没有管理研究特别钻研股东的动机何在。企业要依赖股东承受个人的财务风险,并对企业的管理层寄予信任:没有投资者的资金,公司不能存活。对于公司治理方面的学者来说,帮助高管人员发现投资者给予的信任和投资者承载的风险背后是怎样的一个思考过程是义不容辞的,也是有意义的。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