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年初由零售巨头家乐福引发的“价签门”到日前沃尔玛深陷的“猪肉门”,洋超市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高人一等”的形象被彻底摧毁。而不少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一直享受“超国民”待遇的洋超市们正从“神坛”跌入“
凡间”,一切光环只是虚空,要赢得消费者的心还要靠自己的努力。
沃尔玛、家乐福这些知名洋超市在国外一向遵纪守法,为何在中国就出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现象呢?
“洋超市刚开始进入中国时,也没有这么多的违法行为。但是,在利益驱使下,慢慢开始随波逐流。关键是,当这些洋超市在违法时,执法部门采取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纵容他们变本加厉地违法赚取更多利润。” 广东省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
“国家长期对洋超市的超国民待遇令国际知名企业拿到比国内企业更多的优惠,甚至在监管方面也令洋超市自恃拥有特权而肆意违规。这是导致目前这场洋超市质量门出现的根本因素。”
那么,为什么高高在上的洋超市终于要被打下凡间?
“随着国内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加强,消费更加理智。而且政府也开始严格监管、重罚敢于涉险者,这些原本就存在的问题自然就曝光。”王先庆认为,虽然目前洋超市频频被罚,但是国内的零售企业当前还面临违法成本过低等问题。
另外,王先庆认为,在工业化过程中,快速工业化使商品大量过剩,而零售业发育成长缓慢。在此背景下,大型零售商以及终端商在“渠道资源”严重稀缺的不均衡关系下,就产生了“渠道霸权”,粗暴地向供应商收“买路钱”。为了赚取利润,很可能倒逼供应商在产品质量上做手脚。(孙晶)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