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19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据刘树成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和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在宏观调控两大政策的导向和搭配上已经历了6次变换。
第一次“双紧”。
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针对当时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经济过热和严重通货膨胀情况,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简称“双紧”政策。由此,使我国经济运行在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有效地治理了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第二次“一松一中”。
从1998年开始,为了应对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克服国内需求不足并防止通货膨胀再起,宏观调控政策转换了方向,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转向放松性、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向松紧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简称为“一松一中”的政策搭配。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防止经济下滑。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保证了对经济发展的必要支持,又防止了盲目放松银根,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既抑制了通货紧缩,又防止了通货膨胀卷土重来。这样的政策搭配,在进入新世纪之时,推动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第三次“双中性”。
进入新世纪后,为了防止经济在回升中的偏热趋向,从2005年开始,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了松紧适度的稳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继续实行松紧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简称“双中性”政策。由此,使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第四次“一中一紧”。
2007年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双防”:2008年,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在“双防”任务下,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而稳健的货币政策则转向较为严厉的从紧的货币政策,简称为“一中一紧”的政策搭配。
第五次“双松”。
2008年下半年开始,为了应对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向“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第六次“一松一中”。
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积极”,而货币政策转为“稳健”。之所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要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与前两年有所不同的是,随着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规模和重点有所调整,力度有所微调。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是宏观政策导向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的“非常状态”向经济稳定增长的“正常状态”回归。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一方面,适当收紧了货币信贷,这主要是为了应对国际流动性严重过剩,应对国内物价上涨压力、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稳定通胀预期;另一方面,转为“稳健”也就是转为“中性”,并不是转为“紧缩”,还是要更好地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在丰富多变的实践中,我国宏观调控的水平不断提高,应对能力不断增强,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