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柏林6月2日电 专访:德国挥别核电由国情决定——访德国核安全委员会电气专家委员丁永健
记者韩墨
德国总理默克尔5月30日正式宣布,德国将在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从而成为世界首个彻底放弃核电的发达工业国。同样是默克尔,去年10月时还称,核电是德国眼下必需的过渡性技术,并促使联邦议会批准将德国关闭最后一座核电站的时间延长至2035年前后。
短短8个月,是什么促使默克尔领导的执政联盟在核电问题上出现很大转向?德国挥别核电背后有哪些现实和战略考量?德国核安全委员会电气专家委员、华人专家丁永健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这是德国特殊的国情所决定的,其他国家无需背负太大压力。
丁永健教授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先后在德国联邦反应堆安全技术研究所、西门子公司核电部、德国意昂公司核电部担任工程师或资深顾问,对德国核电产业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弃核”动机何在
丁永健告诉记者,核电存废在德国是一个几十年争论不休的话题。今年3月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无异于一支催化剂,不仅使德国民众对核电的反对空前高涨,也促使德国政界和核工业界重新审视核能的未来。
丁永健认为,德国率先提出核电退出计划并不令人意外。他说:“在我个人看来,德国这次放弃核电的决策经过了比较全面和审慎的思考。”背后至少包含四个方面考虑:
一是政党政治。日本核泄漏事故后,德国选民对默克尔政府的“挺核”立场日益不满,执政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和自由民主党在今年地方选举中接连惨败,而一贯主张“弃核”的绿党则在多个州赢得执政地位。选举压力迫使默克尔政府迅速行动,让这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尽快尘埃落定。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