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升级
上海证券报:在引导中小企业平稳度过政策紧缩期,并借机实现产业升级方面,未来宏观与产业政策可以做些什么?
陈乃醒:企业需要提高创新、加大技术改造。在这个情况下政府要进行积极引导,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企业把自有资金投资到技术改造上来,比如对投入到技术改造的资金降低税率或者不收税。而当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时,国家要在创新问题上松一松银根,凡是要进行技术改造的贷款可以低息、无息,甚至对于一些好项目,财政可以直接支持。过去几年我们利用财政金融政策缓解了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现在就要用财政金融政策来推动企业技术改造。
徐策: 从政策的角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健全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一是成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二是加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指导,在中小企业借款方面给予适度政策优惠;三是鼓励服务于中小、微型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快速发展,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降低民间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门槛,放宽对利率的管理幅度;四是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开辟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发展风险投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五是不断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征集与评价体系。
第二,切实贯彻“新非公三十六条”,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瞄准破除垄断,确定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的领域目录,取消对中小企业投资领域的限制,统一税法,做到民营中小企业与国企、外企在税种和税率上具有相同待遇,坚决打击垄断企业对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的限制。
第三,推动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合理引导中小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通过提供信息、与科研院所牵线等中介性服务为中小企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建立全国或者局部地区技术与管理人才资源的共享平台以及培训机制,推动中小企业人力资本积累。与此同时,扶持有条件的企业,采取独立或者与大企业联合等多种方式探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小企业也应反思
上海证券报:国际金融危机刚过,经受过此前考验的中小企业今年又接连出现生存困境,您觉得除了外部因素外,中小企业自身是不是也应该做出些反思?
徐策: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由于外需急剧下滑,造成订单减少,进而形成的经营困难,当然外需放缓是问题的导火索,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充分暴露出来。当前中小企业面临困境主要是劳动力、原材料价格成本快速上涨以及为了治理前期实施的刺激政策所带来的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紧缩性政策所形成的经营困难,这也使得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
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暴露出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是,在国内需求长期不足的条件下,过度依靠外需来消化产能,过度依靠国际市场的发展模式,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具有高度的风险。而当前所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是,长期依靠劳动力、资源环境投入而缺乏创新能力的生产方式,依靠扩大产能制胜的竞争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大量、持续地投入劳动力、资源等要素,势必造成其价格上涨,而缺乏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条件下,就难以通过效率的提高来消化高成本。
将两次“困境”综合起来看,中小企业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创新能力差、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总体而言是生产方式的问题。从我国企业的结构看,80%-90%是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将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放大到整个经济发展中来看,实际上这正是一个经济体向中等收入阶段迈进时必然面临的问题。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一个国家在从低收入阶段向中等收入阶段过渡时所采取的发展方式、战略以及政策措施,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将不起作用。这就意味着必须要实现转型,即中央提出来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到了一个必须实现转型的阶段。除了政府在发展环境、机制体制方面作出改革和调整之外,中小企业自身必须要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强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为核心,积极推动自身实现转型。(记者 周鹏峰 李丹丹)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