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六大领域成投诉新热点 凸显维权艰难现状
来源:经济参考报 更新时间:2011/3/15 11:04:29   
>> 相关新闻链接
·中银基金卷入增发门 ·核阴云笼罩 产业发展有近忧无远虑
·2010年典型证券案例大盘点 ·我国新兴产业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
·六问日本大地震的经济影响 ·日本央行将向市场紧急注资18万亿日元
·对消费者的“感恩之心”与企业命运紧密相联 ·财经观察:油价走势牵动世界神经
·2010,哪些消费领域让百姓“闹心” ·74大基金囤兵20只最牛股 270亿押注赚265亿

一名消费者展示中奔驰车“大奖”的卡片

  近日,贵阳市有骗子通过邮递所谓“国美电器成立24周年,激情大回馈”卡片欺骗消费者,让消费者误以为自己抽中奔驰车大奖,并向骗子账号内汇入所谓“领奖费用”。目前,国美贵州公司已经明确表示,该公司未进行过任何此类抽奖活动,并提醒广大消费者谨防诈骗。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3·15又至,消费者权益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热点。

  《经济参考报》记者通过采访及通过中消协、3·15消费电子投诉网等渠道发现,有关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产品、保险产品、汽车销售服务、网络购物、食品安全的投诉正在与日俱增,逐渐成为新的投诉热点。根据3·15消费电子投诉网的不完全统计,上述领域2010年的投诉量,比2009年同期均有较大增幅。在对一些投诉案例的调查中,记者发现这些案例极具代表性,不但反映出目前上述领域中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的特点,也投射出消费者在投诉时取证难、维权无门等尴尬现状。

  基金维权无门路 基民无奈发帖投诉

  基金作为理财产品的一种如今已深入“寻常百姓家”,然而随着基金行业的发展,消费者的不满与投诉也日渐增多。

  “南方基金偷改条款案”可谓2010年基金投诉的典型案例之一。投诉人袁近秋于2009年6月3日就南方基金旗下稳健成长贰号基金2007年度的基金分红问题,对南方基金提出了仲裁申请。申请人提出,南方基金不顾申请人明确选定“现金分红”这种红利分配方式的意愿,擅自将申请人应当分得的红利进行再投资,给申请人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因此要求南方基金赔偿其红利损失并支付红利损失利息;此外还要求南方基金退还管理费用并承担本案的仲裁费用。

  然而2010年3月23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委”)对此案作出的终局裁决再次令众多基民心寒与无力。贸仲委虽然表示南方稳健成长贰号基金在分红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未能安排实施基金分红,违反了《基金合同》的约定,构成违约;但也指出申请人在失去这个机会(分红)之时并没有遭受任何财产价值之减损,因此南方基金的违约行为与申请人所主张的财产损失之间并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最后的裁决是,驳回申请人的赔偿红利损失及其利息的申请。12月份,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也作出终审裁决,驳回袁近秋提出的撤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出的(2010)中国贸仲京裁字第0152号仲裁裁决的申请。

  在基金公司和基金投资者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基民很难通过仲裁实现自身的维权目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60家基金公司旗下的565只基金都只设定了仲裁或诉讼中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其中有497只基金合同都设定为仲裁,占全部基金数量的87.96%。而在设定仲裁的基金中,有496只基金设定贸仲委为仲裁机关。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虽然法律赋予仲裁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权利,但法院一般只有在仲裁程序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时才撤销仲裁裁决,对仲裁的实体问题一般不做审理。(韦夏怡)

  添加剂问题是食品安全“重灾区”

  从“激素门”至“皮革奶”,最近一年食品行业的添加剂问题层出不穷,不但成为行业内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顽疾。根据3·15消费电子投诉网和食品类专业投诉网站的不完全统计,2010年涉及食品添加剂的投诉超过3000起,其中不乏“三聚氰胺”、“皮革奶”这样的典型案例。

  2010年8月,有媒体报道三名武汉婴儿出现“性早熟”症状,家长怀疑是喝圣元奶粉导致的。事件随后迅速“发酵”,多地均发现儿童性早熟的案例,由此人们质疑奶粉中含有激素成分。

  虽然卫生部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市场上抽检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但“激素门”成为三聚氰胺事件后乳制品领域出现的又一次重大食品安全信任危机。

  如果说“激素门”是虚惊一场,三聚氰胺则是卷土重来。2010年年中,吉林、青海等地再次爆出三聚氰胺严重超标。11月份,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对外通报了湘潭市远山乳业有限公司三聚氰胺超标乳品清查情况。透露该公司生产的“乳酸玉米奶”三聚氰胺含量为4.8m g/kg,超过国家规定的2.5m g/kg限量值。

  除了三聚氰胺,牛奶里添加“皮革水解蛋白”最近又被媒体提起。所谓“皮革奶”,正是利用已经废弃的动物皮革制品、动物毛发水解为皮革水解蛋白后,混入牛奶中,以提高产品中蛋白质含量。2009年,浙江金华市晨园乳业有限公司便被查出含有“皮革水解蛋白粉”问题的奶制品。

  据了解,2011年,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将是工商部门重点整治的问题之一。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表示,目前添加剂主要涉及滥用的问题,卫生部也在加强监管,有些没有必要的所谓添加剂,都会逐步地取消。(记者 白田田)



责任编辑:cprpw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