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钢市分散竞争催生了国内钢价倒挂
在《流通顽疾助长钢价暴涨暴跌》一文中,笔者曾探讨过,国内钢材流通市场各方互相倾轧,钢厂不重视渠道建设,贸易商无力整合钢材销售,加剧了国内钢价波动幅度。尽管中国钢铁生产水平已经迈入了21世纪,但钢材流通层次依然处于批发零售概念的集贸市场时代。
但什么令钢市流通顽疾产生的呢?与中国钢铁产业链上的生产集中度低、钢厂参与渠道建设不高等特点密不可分。
与国际情况相比,中国钢铁产业有两个特点。一方面,生产垄断程度低。日韩欧美等国钢铁生产高度集中,价格决定权由大型生产商控制。大型钢厂在定价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下游消费方议价能力较弱。而我国由于钢铁产业集中度低,钢材流通渠道相对分散,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目前我国各类钢铁企业已达1100多家,其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绝大多数钢铁厂商都能生产线材和螺纹钢。
另一方面,钢厂参与渠道建设程度不足。国际钢铁生产企业同样垄断了流通,价格基本是按成本加利润来确定,钢材中很大一部分采用直供需求方,比如汽车、制造等厂商。而中国的钢材流通环节中,企业直供比例较低,销售渠道相对分散。销售主要通过众多经销商,估计通过流通环节销售的线材和螺纹钢分别占国内销售量的60%和50%左右,经销商是我国钢材交易的主力军。
笔者认为,在这两个因素中,流通顽疾的产生,钢厂渠道建设投入低很关键,生产集中性低仅是一个次要原因。各钢厂完全可以通过加强渠道建设,增强钢厂、贸易上的上下游的良性互动。
中国钢铁产业分散竞争的市场特点,决定了国内钢材市场波动幅度偏大。特别是钢厂将生产环节中拥有一定垄断地位的优越感,也渗透到了销售环节,钢厂销售钢材的长官意志太盛。但国内下游市场却不买账,因为钢材销售已经完全是市场行为,特别是低附加值、高度竞争品种,如螺纹钢和线材,不存在市场垄断,也没有具备全国范围定价权的钢铁企业。这种反差之下,吹生了我国钢材价格倒挂,这种现象表面上受损失的是钢贸商,但最终埋单的将是钢厂。想想,销售队伍的起起伏伏,甚至倒闭,怎么不会影响到生产企业的管理经营,最终将影响到企业利润情况。
(赫荣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