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个月前“打新”还是稳赚不赔的“馅饼”,那么现在打新已经构筑了名副其实的“陷阱”。1月18日,中小板新股集体破发;25日,5只创业板新股中,4只首日出现破发;本月中旬以来上市的两只主板股票——华锐风电、风范股份也悉数破发。由此可见,“打新”赔钱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从历史数据来看,自2000年以来,共有42只股票出现首日破发的情况,其中39只股票是2010年以后上市的,近一年的高价发行创造了逾九成的破发股。
上证报:破发潮刺破高市盈率发行泡沫
新股大量破发让参与网上网下申购的机构损失不小。一些参与网上申购的机构似乎已经无法忍受破发之苦,上市首日就选择了割肉。一家券商自营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他们已经停止了“打新”。“春节前资金面非常紧张,可能都没有行情”。
实际上,新股破发对网下机构申购意愿打击较大,从最新公布的一批公司网下配售结果来看,一家创业板公司参加报价的询价对象仅有32家,而在高峰期大多有数百家参与询价。此外,近期新股报价高于发行价的配售对象也越来越少,有些公司的有效报价数量不足15家。
A股迎史上最密集新股破发潮 频频破发意味着什么
新年过后,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呈多发态势,释放出怎样的信号?有分析人士认为,频频破发不断挑战市场忍耐底线,反映出新股发行“三高”问题已蔓延至整个股票市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详细>>>
5只新股首日齐破发成为市场一大笑谈,但也表明市场恐慌情绪已比较严重。在分析人士看来,新股上市后破发的主要原因,还是发行“三高”(“高发行价”、“高募集资金”、“高市盈率”)问题不能有效解决。
华锐风电9个交易日破发两成 机构浮亏3.7亿元
打新股中签成中弹 华锐风电成散户滑铁卢
沪深股市继续走弱 创业板新股大面积“破发”
新股为何频频破发 利益机制必须改革
新股频频破发 倒逼市场重心下降
破发潮成新年新风景 打新股成套牢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