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 巍)宽阔的水泥路平坦而整洁,两座现代化信息大楼正在建设当中,道路两旁9.7万平方米的浅橙色仓库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日前,记者在正定国际物流园项目建设现场看到这样的景象。
项目拉动“二次腾飞”
“供销社的发展历程是艰难曲折、跌宕起伏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恢复供销社的昔日辉煌,实现供销社经济二次腾飞,曾经是摆在全系统5万多名干部职工面前的严峻问题。”市供销社党委书记毕凤鸣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石家庄市供销社人认识到,项目建设才是经济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才是改造提升农村商业服务设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只有大上项目、快上项目,才能为增强供销社发展后劲提供有力支撑。今年,市供销社共谋划和建设项目62个,规划总投资59.18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2.17亿元。其中1亿元以上的项目10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7个,有5个列入国家、省、市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已有20个项目开工,10个项目完工,累计完成投资6.74亿元。
“龙舟精神”与不竭动力
在开发和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全市供销社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就像划龙舟一样,向着通过发展大项目,实现自身二次腾飞的目标不懈努力。这种精神,被石家庄市供销社人形象地称为“龙舟精神”。正是“龙舟精神”,为全市供销社系统的项目建设注入了不竭动力。
围绕项目建设的土地、资金、环境“三大瓶颈”,他们发扬拼命跑、全力争的精神,制定了直属企业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初步建立起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框架。他们认真研究国家土地政策,有针对性地筛选和包装了一批符合省市产业规划和社会事业项目,努力挤进省、市建设用地计划的盘子;并推行领导分包推进责任制,对重点项目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服务机制,确保了各项建设目标任务的如期实现。
为供销社重塑金身
“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的陆续建成投入运营,市供销社的产业带和企业群初步形成,发展后劲和带动能力将得到显著增强。”毕凤鸣表示,下一步,市供销社将按照“前瞻性、多业态、现代化”的要求,继续加快支柱型行业的培育,逐步形成多元经营、支柱强劲、抵御风险能力较强的经济架构,增强载体的集聚和拓展功能,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塑造崭新的供销社形象。
具体讲,就是力争用3-5年的时间,在市直企业重点实施“五五三一工程”。即,打造正定国际物流园、石家庄装备制造业物流外包园、石家庄再生资源科技物流园、华北棉花、棉产品物流园、石家庄小商品加工制造园“五大物流园区”,建设北方农产品物流中心、北方农资物流配送中心、石家庄市食盐储备物流配送中心、华北日化用品物流信息中心、石家庄供销大厦服务中心“五大中心”,做大石家庄佳农茶叶市场、石家庄干鲜果品市场和石家庄特色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市场“三大市场”,培育绿龙无公害蔬果基地“一个基地”。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