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结论
“存在不规范,但非剽窃”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公布的调查结果认定,朱学勤博士论文的相关章节,的确存在一些注释不规范之处,如漏注、误注、将间接引文注为直接引文等,还存在外文翻译上的一些错误或不确切之处。
但朱文在《序》中已对国内外相关的学术史作了概述,对前人的贡献与已有论著基本都已说明,所以“对其剽窃抄袭的指控不能成立”。由于朱学勤不是该校员工,调查结论又否定了剽窃嫌疑,因此不涉及处理建议。复旦大学校方表示,尊重校学术规范委员会独立调查的权力。
针对这一调查结果,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委员葛剑雄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学术规范委员会的调查,仅针对举报涉及的内容部分。
他同时表示,对于这种只有一方要求调查,且举报方匿名的情况,学术规范委员会一般是不予受理的,“这一次之所以受理,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此事经网络和众多媒体公布,已超出一般网络传言的概念,二是朱学勤本人主动提出了书面申请,希望我们能参与调查,他是我们的毕业生,我们应该对他负责”。
葛剑雄称,如果复旦不受理此事的话,朱学勤要自证也是很不容易的。不过他最后也强调说,“虽然论文写作于10多年前,有些失注、译文不确切处可以理解,但对于学术论文的严谨性要求,无论何时都应该一样。”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