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工资上涨:收入差距迎来缩小的拐点?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1/1/12 10:08:12   
>> 相关新闻链接
·多家饮料企业传出涨价信号 百事可乐2.5升涨1元 ·汽车“限购令”出台 丰台GDP预计下降1.5%达10亿
·买到已过期食品可要求10倍赔偿 ·河北诞生保费超百亿财险公司
·全市最大标准化菜市场开业 ·3.2万户低收入家庭获住房保障
·第二届消费维权新闻大赛昨启动 ·河北企业家对经营前景保持信心
·中国车市今年能否继续发力 ·年夜饭预订火爆
  在认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化关系的问题上,有一个“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在经济未充分发展、人均国民收入较低时,收入分配将随着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收入分配差距将逐步缩小,最终达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状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引起人们的忧虑。不少人在问:收入分配差距在什么时点上能随着经济发展而缩小,即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拐点什么时候会出现呢?综合判断,这一轮以农民工工资为代表的工资上涨有可能成为这一拐点出现的契机。

    自2004年沿海一些地区出现“民工荒”后,农民工工资结束了长期停滞状态,进入一个快速上升通道。截至目前,农民工工资已连续6年上涨,涨幅超过1倍,年均涨幅达12.4%。这说明,我国低端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由总体过剩向结构性过剩的变化。这一轮工资上涨是人口因素、周期因素、政策因素、结构因素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上升,农村劳动力供给不再具有无限弹性,即现在的农村留守劳动力需要经营土地、赡养老人和抚育子女,如果要继续转移,由于会带来家庭效用的损失,所以工业部门必须以更高的工资作为补偿;另一方面,工业化进入加速期,巨大的劳动力需求推动着市场工资水平超越生存工资的约束,出现持续强劲上涨。农民工工资上涨通过要素市场的传递,引起社会整体性工资上涨。

    对于工资上涨,有人比较担忧,认为它不仅会降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削弱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会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应该看到,工资上涨固然会带来成本上升的压力,但由于劳动生产率水平持续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并不会在近期转化为通货膨胀压力。从2001—2010年工资水平上涨的情况看,实际工资水平平均增速低于GDP实际增速,也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因此单位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并没有上升。更重要的是,从改善民生的角度看,在国民收入总量已经翻了几番的情况下,让农民工还拿同他们父辈差不多的薪酬是有失公平的。显然,工资上涨将带来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为我国迎来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拐点性转变提供契机,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供可能。

    提高劳动者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仅能够促进社会公平,而且能够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条件。居民消费率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2009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35.6%,既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因此,我国消费存在大幅度提升的空间,由投资大国、制造大国以及储蓄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变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最为有效的拉动力。研究表明,我国消费率每提高1%,带来的GDP增速提高达到1.5—2.7个百分点。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助于培育未来的经济增长源泉,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可见,不能过分夸大低端劳动力市场供求拐点式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工资水平快速上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而应当认识到这种变化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战略性意义。当然,也需要采取措施应对低端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上涨的负面影响包括对中高端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积极完善市场化工资形成机制,以在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 (杨瑞龙)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