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汽协预计,2011年国产汽车产销量将突破2000万辆大关。新华社发 |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刚刚过去的2010年国产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稳居全球产销第一,再创历史新纪录。这一纪录也超过了美国历史上销量最高的年份。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这两年汽车增长太快,带来了能源、环境和交通的巨大压力。 随着一些鼓励优惠政策到期和北京市限购政策出台可能产生的示范效应,汽车消费的政策环境已经发生变化。2011年中国车市是“掉头向下”还是继续“高歌猛进”?
国内多个城市
出现车多为患
1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延续了高速发展态势,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双双创下全球历史新高,再次蝉联全球第一,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008年,国产汽车产销分别为900多万辆,仅仅两年时间就翻了近一番。在如此高的基数上两年翻一番,这一发展速度在世界汽车发展史上也从来没有过。
随着汽车产销量的激增,国内汽车保有量也迅速扩大。虽然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已经给国内的能源供应、环境保护和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近年来国内新增炼油能力全部被新增汽车吃掉,汽车尾气成为许多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全国600多个城市三分之二出现交通拥堵,北京、广州等一些超大城市已经车多为患。
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在当前汽车与行人、汽车与社会、汽车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必须放慢脚步,保持理性增长。
节能环保成为汽车发展主基调
从2011年1月1日起,车购税优惠、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三项鼓励政策开始退出。节能汽车补贴和新能源汽车补贴将继续执行。国家把财政支持的重点从小排量转向节能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调整结构,鼓励和发展小排量、节能环保汽车应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主基调。
购置税优惠等多项促进政策的退出、北京市限购政策的示范效应、用车成本将有所增加等因素,将对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2011年是中国汽车的调整年。 相对于2010年许多汽车企业制定的高增长目标,2011年汽车厂家都主动下调了目标。
中汽协的分析认为,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宏观经济仍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出口逐步恢复;另一方面,虽然一些大城市车多为患,但许多三四线城市汽车保有量相对较低,还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中汽协预计,2011年国产汽车产销增长速度将超过10%,突破2000万辆大关。
政策转向会否影响车市增长?
有专家指出,我国汽车消费政策开始转向,已经从两年前的“强烈支持”变为“适度限制”。
2011年伊始,北京市率先公布了治理交通拥堵政策,包括从2011年1月1日起限量购买汽车,并用摇号的方式获取车牌,2011年全年以摇号方式分配新车指标24万辆等一系列限行、限牌、限外地车、提高停车费的新政策“组合拳”。
财政部、国税总局随后宣布,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7.5%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汽车下乡及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均于2010年12月31日到期后停止执行。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