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最大产铜国赞比亚,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与中国中南大学合作开发出了适应赞矿山特点的生物冶金技术,将铜浸出率提高20%。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中国-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泺表示,无论是资源领域还是制造业,中国企业的投资,拓展了非洲发展的资金来源,提升了资源价值,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资本可以从海外吸引,技术可以加快转移,在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中,人力资源“短板”该如何解补上?
白皮书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为非洲国家培训了各类人员3万多人次,培训内容涵盖经济、公共行政管理、农牧渔业、科技等20多个领域。
王泺说,尽管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国际化经营仍受到非洲人才匮乏的制约,但中国在非企业正坚定迈出“本土化”的步伐。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末中国对非投资合作企业直接雇佣当地员工30万人;截至2008年底,中国承包工程企业在非洲雇佣当地员工超过11万人次;华为等公司在非洲员工本地化率超过60%。
中非经贸合作继续提升质量和水平首先需要保持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中国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司长钟曼英说,未来中非经贸合作将向非洲国家需求旺盛的金融、商贸流通、服务贸易等领域不断拓展。
她说,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加大举措,“照顾非方新的关切,也顾及中非关系在新时期的新发展、新变化”。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