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宁 资深媒体人
楼市是什么?秀场?赌场?还是娱乐场?不同人有不同解读,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楼市不但是一个商品房交易的场所,还是一个十足的赌场。几年前,地产界知名评论人牛刀和教授徐滇庆曾经对赌;今年,不但地产业内人士陈宝存与财经观察人士侯宁一度对赌,而且开发商任志强与牛刀又赌上了。
据报道,今年1月,任志强预测今年房价同比涨幅至少达5%,而牛刀则认为开发商对2010房价全体误判,称如果事实果真如任志强等房地产商预测的那样,他也将“同样认输,从此不谈房价”。现在,任志强与牛刀的这场赌局似乎有结果了,任志强根据房价数据断言全年房价涨幅会达到6%,这等于说牛刀已输。
其实,这场赌局没有真正的赢家,也没有真正的输家。任志强的确赢了,但只是赢得了面子,增加了曝光率,强化了知名度而已,甚至因为这场打赌更多人把对房价的不满转移到任志强身上;而喜欢打赌的牛刀也没有输,既提高了自己知名度,也赢得了更多批判房价的“粉丝”的支持。
事实上,有关“房价”的赌局,真正的赢家另有其人。进而言之,在任、牛二人的小赌局之外,还有更大的赌局和更大的赢家,即某些地方政府、开发商和投机炒房客在赌博宏观调控背景下的房价涨跌,而且与任志强一样,他们基本也赢得了赌博的胜利。如果普通人也在暗赌房价下跌的话,无疑是最大的输家。
回顾楼市调控这几年就会发现,赌房价上涨者基本都赢,而赌房价稳定或者房价下跌者,基本都输。在赢家当中,最大的赢家似乎不言自明。据统计,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近1.6万亿元;2010年前三季度,3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累计接近9000亿元,同比增长七成。这仅仅是卖地收入,还不算60多种税收。
尽管宏观调控连出重拳,今年打出了“史上最严”的调控组合拳,但不少地方政府依然大赚,原因就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宏观调控还没治本,土地财政依然存在;二是治标的宏观政策落实不到位,目前还有部分地方未出台“国十条”执行细则;三是地方政府垄断了土地供应,掌握着房地产的命脉。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