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经济界人士举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来证明加息对股市的影响并非典型的互为因果:这就好比冬天下雪,动物都变胖了。如果我们试图分析下雪对动物变胖有什么影响,会发现如果在早春下雪或者夏天下冰雹,动物并不变胖。这是因为我们忘记了,下雪和动物变胖都是天气变冷的结果,而非互为因果。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就很容易解释加息和股市表现在历史上似有还无的关系了:它们都是受经济周期和货币流动性周期影响的。当这些周期对货币政策和故事的叠加影响结果趋同时,我们就会观察到货币政策和股市之间的相关性。而在其影响因素不重合时,这种相关性就无从体现。比如,如果经济持续走强,央行会为了防止经济过热而加息,这时股市也会走强;而如果由于大通胀造成央行被迫加息,这时候我们可能会看到股市下跌。 影响A股的并不是加息,而是产生加息的经济周期背景及资金路径。 周五,央行行长周小川再次发声,在语重心长地阐释“加息两难”的同时,又提出了一个让人感动的观点:缓加息,是为了保护中小散户的利益。不过,小股民似乎也并不领情。缓加息,一是怕热钱涌入,二是怕影响实体经济,三是怕把中国的2011年经济导入”滞胀期”, 而还有一个更隐讳的原因,就是寄望资产跨吸收流动性——— 央行不愿意过早刺破资产泡沫,而是希望让资产吸收一部分流动性,进而减缓CPI的压力。 所谓资产吸收流动性,就是股市向上、投资品价格向上,这些资产价格都是资金推动型的。通过资产吸收过多的流动性,才能让钱较少流入基本生活品市场继而抑制CPI。 周小川前段时间提出用“池子”来吸收流动性的冲击。一时间引发猜测纷纷。15日,其终于出面详解———“典型”的池子是外汇储备,那么,“非典型”的池子呢?不会是股市吗?既然这样,待到这个池子放水时,不是一样会损害中小散户的利益? 中国的股市就像温室的花朵,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让其花容失色,高盛的一份投研报道,会让其哀鸿遍野;一股寒流来袭,也会让其在“千年极寒”说下异动不止,今天,这个市场终于又陷入了是否加息的老路上去了。 A股依旧在等待加息,小股民们也在等待一个事实上并不会真正影响自己的伪概念,等待地辛苦且无措。
责任编辑:cprp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