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全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进程,调控持续从紧的信息预期日益明朗化。尽管年末各地土地市场供应放量,但是标杆房企购地反而趋于理性。上周各地新房供应量增加,促使市场成交在波动中略有上升。
上周,国家关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信息频现媒体,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持续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以及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给了各地市场明确的调控持续从紧的信号。
在此形势下,北京、上海2城市均将保障房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之中;银行收紧信贷逼迫部分央企清退房地产业务,提高非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退市”进程;另有消息传出上海和重庆将成为全国首批试点房产税的城市相关消息,表明房产税将逐步取代土地出让成为地方政府重要且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
上周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为抑制日益明显的通胀态势,央行再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使国内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5%的历史新高水平。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高级经理刘渊认为,在当前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形势下,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市场调控措施,此举同时预示着国内房地产市场将面临流动性收紧的压力。
上周多个城市土地市场供应依然放量,成交较为活跃,价格也较为理性。
重庆、南京等5个城市均有宅地供应,上周挂牌面积达到192公顷,较2010年9月“二次调控”前平均水平上涨9%。其中重庆挂牌119公顷,占上周各地土地总供应的62%之多。 武汉、成都等5个城市有宅地成交,面积达到251公顷,较“二次调控”前平均水平上涨60%。其中37幅到期宅地中有3幅位于沈阳热点区域的地块,因拍卖底价较高而流标,宅地溢价率约为43%。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武汉、上海两地均有“地王”出现。武汉联投以每平方米8755元拿下武汉武昌新生路地块,刷新2周前由九龙仓(8063元/平方米)创下的最高单价纪录;上海备受关注的青浦赵巷地块最终被和记黄埔新成立的子公司以每平方米21648元的楼面价竞得,溢价率为192%。万科、雅居乐、金地和华润等标杆房企在土地市场上均有所斩获。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