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除了对“民生”再次强调外,与其相匹配的“抑制通胀”再次定调。除此之外,周五晚间上调存准率0.5%,短期内减弱了加息预期,促使昨日大盘高开高走,沪综指再次冲上年线,并持续在年线上方横盘整理。盘面上看,核能、水泥、航天军工、高端设备制造、计算机等板块涨幅居前,两市行业中仅保险板块微幅绿盘。对于A股市场后市发展的判断,趋向于谨慎乐观。对于品种选择,考虑现阶段“十二五”具体行业规划陆续出台,以及11月份CPI高企,建议对新兴产业及抗通胀类板块个股重点关注;同时如果管理层控制通胀措施显现成效,市场预期宏观紧缩政策见底,则以银行为代表的低估值大盘周期性品种也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机会。
在短线迎来反弹的同时,笔者对于行情持有“短暂性乐观”的观点。昨日的反弹中,几乎都在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关注以及存准率上调给大盘带来暂时安慰的利好。例如会议中在七大新兴产业中唯一提及的节能环保,使得昨日盘中节能环保概念涨势趋前;再者就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十二五规划即将出台,促使盘中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高铁、尖端制造概念大涨;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笔者相对看好,其成长为继新兴产业发展重心后的另一大增长点的概率较大。但是对于年前行情,仍应谨慎处理。在周六公布的11月宏观数据中,CPI增速达到5.1%,创28个月的新高并高于市场预期,防控通胀仍旧是管理部门的首要目标。笔者不排除近两日反应利好后,利空影响滞后出现。
而对于提升存准率却没有加息这一事件,笔者认为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自10月以来,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对于通胀的一系列抑制措施,当前已经初见成效,加息最为关键的主导因素正在淡化;其二是如果当前加息,势必会推动人民币升值,则会加速热钱流入。这样一来,加息的效果反而会被热钱的大肆流入而冲淡;其三是上调存准率后,存准率已达到历史高点,再向后已没有太多后路,如果效果不佳,加息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预计央行还是顾虑加息后对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毕竟今年IPO窗口放的太宽,一旦影响压下来,一时半会挣脱不了。其实加息对于大盘的实质性影响并不多,人民币升值的通道已打开,热钱流入在一步步增强,对于资本市场的推动比加息的影响更多。所以说,加息一事仅仅是心理面影响市场,悬着的“靴子”不落地,总是有些不踏实的感觉。而年前不确定因素仍旧较多,无论是市场上还是宏观经济方面都在不断反应存准率上调后效果不佳,加息仍在央行的工作议程中。
所以,操作上还是控制仓位在在先,短线操作要随着量能、均线排列等技术面指标当机立断;中长线布局环保节能、高端制造、年报预增、抗通胀、消费等精选个股,收益方面更有保证。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