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统计局近日下发通知称,将于本周六发布11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宏观经济数据。
对于即将公布的11月的CPI数据,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11月的粮食、肉禽及其制品价格较今年的高位有所回落,但和去年同期相比仍继续小幅上涨,因此11月的CPI涨幅可能再创新高,但超过5%的可能性不大,11月的涨幅可能成为全年的峰值。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告显示,3年期央票过去8个月以来首次暂停。这进一步增强市场对加息的猜测。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释放出逐步调整的信号: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这是我国货币政策4年来首次转向稳健。
在此背景下,马上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成为各界最为关注的热点。今冬明春是“十一五”规划收官和“十二五”规划启动的重要节点,按照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等重要经济会议近日将在北京召开。一系列决定来年经济政策走向的答案即将公布,引发近期学界一片热议。
如何在防通胀的同时保持平稳增长?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物价上涨的态势在明年应该能得到缓解,所以首要任务是加快结构调整。他认为,货币政策会根据市场情况并考虑市场参与者的感受进行逐步调整,不会踩急刹车,是艺术性地调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调结构、推动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和调整收入结构今年开始“破题”,明年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