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百名顾客在店门前冒雨排队等候。9月17日上午时,苹果iPad在内地正式发售。新华网 翟子赫 摄。
在北京三里屯village购物中心苹果零售店的体验区里,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带着孩子来的父母、有衣着时尚的“90后”、还有鬓角斑白的老年人。这里就如同一个大客厅,无条件地欢迎着每一位客人。无需茶点咖啡,iphone4已经足够让他们疯狂。
在这家店一层的收银区里,你会看到另外一番场景:黑西装、带耳麦的保安背着手严肃站立;拿着卡或现金的人排成几排,表情大多欣喜;训练有素的收银员会微笑地告诉每一个人:请稍等,今天人比较多。
这就是让人着魔的“苹果”,这就是让人妒忌的“苹果”,这就是让人猜不透却又放不下的“苹果”。
“苹果”究竟是哪里好
苹果的产品到底好在哪里?可以套用一句李宗盛《鬼迷心窍》的歌词:“有人问我你究竟会是哪里好……没见过的人不会明了。”
戴小姐是苹果系列产品的超级粉丝,从第一代ipod到MacBook Air再到最新的ipad、iphone4,她是样样不落,全部收入囊中。在戴小姐看来,苹果的产品早已不仅仅是产品,而是升级成了一种创意的载体、一种不落俗套的象征。“谁可以把电脑做得不像电脑,把MP3做得不像MP3?全世界只有苹果能做到!”
王小姐今年过生日收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苹果”——itouch。经过半年多的使用,她最满意的就是itouch的触摸功能,“又炫又好用”。她将itouch和其他品牌的触摸屏手机和MP4进行了对比,“不比不知道,它还真是更灵敏,反应更快速。轻轻一碰,就可以知道我要什么,这实在太棒了。”
作为专业的软件工程师,彭先生对于苹果系列产品中独具匠心的软件设计感到很是钦佩。在他看来,这些软件和苹果产品的硬件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匹配程度是一般的通用电脑软件所无法比拟的。这种相互融合,确实是其他电脑公司很难模仿的。”
杨女士刚给自己5岁的孩子买了个ipad,简单的操作和灵敏的感应,让孩子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新玩具。杨女士感觉,和之前孩子用过的那些电子黑板、学习机比起来,ipad具有非常强的拓展性。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