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张颖的观点是,由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的资金大量流入香港既有正面影响,也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其正面影响主要是增加了香港金融市场的活跃度,股市和楼市成交量大幅上升,增加了居民的正财富效应,继而推动香港经济快速复苏,2010年前三季度香港经济同比增长7.1%;资金流入造成的超低息环境也刺激各项贷款需求增加,2010年前10个月银行业贷款总额强劲增长27.7%。更为重要的是资金流入强化了香港作为企业尤其是内地企业的集资平台作用。根据香港交易所的统计,2010年10月底比2009年底内地企业在香港发行的H股、红筹股和非H股内地民营企业股票分别增加4只、4只和39只;至2010年10月底这三类股票累计为571只,其市价总值占香港整体市价总值的比重达到57.1%,成交金额占整体股份成交金额的比重为68.4%。此外,资金大量流入也强化了香港市场作为国际资金投资于仍有一定资本管制和外汇管制的内地市场的替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大量流入内地、冲击内地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压力,有效地发挥了香港作为国际资金蓄水池和内地金融市场防火墙的作用。但无需讳言的是,资金大量流入将加剧香港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以及通胀和资产泡沫化发展的风险。张颖说,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阴霾不散,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飘忽不定,香港须注意防范一旦资金流向逆转而可能产生的资产泡沫爆破、股价和楼价等资产价格暴跌,以及由此产生的负财富效应,甚至导致经济停滞甚至衰退的风险。(孙建耘)
责任编辑:cprp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