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菜价要从源头供给入手,尽量保证农民收益
在许多市民对政府用行政手段干预物价满怀期待的同时,也有一些专家表示,目前的调控还面临着不少两难的困境。
流动性过剩成为众矢之的。为此,国家今年已经加息一次,并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年内国家再次加息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些紧缩政策必将对并不“强壮”的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保民生的同时如何保增长,显然是道难题。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的企业经营状况并不乐观。一季度全国24个地区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02.6%,但这一指标上半年下降至71.8%,前三季度下降至53.5%。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增长速度超过终端产品价格上涨使许多企业陷入困局。
除了流动性收紧可能面临的两难困境外,调控物价还面临着如何平衡农民增收与保障居民生活的两难处境。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在2010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表示:“目前我们正在碰到的,一方面我们城市人觉得价格高了,通货膨胀上去了,所以舆论非常的强烈。另一方面从农民的角度来说,我们用行政手段把这些价格压过来,农民认为吃亏。我们现在如果按照这种模式,用行政手段把这个通货膨胀压下来,城里人高兴了,但是可能伤害的是农民这个弱势群体。”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袁红英认为,从长期来看,如果农产品价格不能有效提高,会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和种植积极性,农民和市民的利益冲突在这轮物价涨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面对市民和农民的利益权衡,一些专家认为,当前控制物价还要注重从源头供给着手,特别是在部分农产品价格已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下,要尽量保证农民收益,防止明年因种植积极性下降导致价格更剧烈的波动。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