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市场菜价连降三周
本报记者 任国省
记者从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获悉,该市场监测的19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已经连续三周呈下降趋势。11月29日至12月5日,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为1.88元/公斤,与前一周相比下降9%,基本上所有的叶类菜价格都降了。“连降三周?我怎么没觉出来?常吃的大白菜还是0.8元—1元一斤,西红柿2元一斤也只比以前降了一点儿。”省会李女士说。
■批发:蘑菇每公斤由6.7元降至3.5元
“批发价确实降了不少。西红柿从11月17日的3.8元/公斤降至现在2元/公斤,油菜从11月19日的2.2元降至现在0.95元,蘑菇由11月19日的6.7元降到现在3.5元,降幅都比较大。”桥西蔬菜批发市场一位蔬菜批发商说。除了稳定物价的政策,蔬菜价格的下降还与天气因素有关。最近一段时间,一直维持着晴好天气,菜长得快,上市量就大,价格自然也就下来了。同时,石家庄蔬菜的最大来源地之一的山东天气也不错,经营户的收购价、批发价都在降。
■零售:蘑菇每斤由4.5元降至3.5元
“菜价连降三周?真是没感觉出来。”省会赵大妈告诉记者,只是感觉近来菜价涨价的步伐止住了,但降价并没有那么明显。
记者走访发现,跟批发市场蔬菜的大幅降价相比,商超和农贸市场的菜价依然“坚挺”。在菜市场,各类蔬菜的价格依然很高。比如说西红柿,桥西蔬菜批发市场7日的批发均价是2元/公斤,在菜市场上的卖价也是2元/斤;而在之前,西红柿的批发价11月中旬时是3.8元/公斤,那时菜市场的零售价是2.5元一斤。油菜7日的批发均价是0.95/公斤,在菜市场上的售价是1元,单位也是一斤。11月中旬时,没菜批发价达2.2元/公斤,那时零售价是1.5元一斤。显然和批发价近50%的降幅相比,蔬菜零售价的降幅显得微不足道。
■分析:“放大效应”使然
为什么批发市场一直降价,而零售市场的菜价如此“坚挺”?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蔬菜批发和零售市场一直存在一个“放大效应”的规律,比如说批发市场的价格如果每斤涨1角钱,那么零售市场可能涨5角;而如果批发市场降价5角,零售市场最多降1角。多少年以来一直就这个样子。
对于蔬菜批发价大降而零售价微降的原因,有业内人士认为,各级政府出台的多项措施,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的囤货等心理,同时各项鼓励措施也降低了蔬菜种植及流通成本。“不难看出,在蔬菜的流通领域都给予了很优惠的政策,但在销售终端的相关措施很少。政府除采取措施降低流通经营成本外,还应想办法缓解销售终端面临的压力。”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