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声音遭冷落 监管部门被指为“保护伞”
不少市民注意到,最近去银行办理业务,发现此前广受质疑的小额账户管理费、短信通知费等仍在收取。
早在今年7月,价格主管部门和银行监管机构称已经起草完成,并公开表示将广泛征求意见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在相隔了数个月后至今不见下文,其何时能出台仍是一个未知数。
现状
新办法草案
至今未露面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7月28日就商业银行收费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发展改革委已经配合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发改委正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草案进行完善,争取尽快出台,以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收费行为,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
8月3日,银监会也发文说,正“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抓紧修订《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将在征求各方意见后尽快发布”。
然而,时隔数月,该办法不但没有“尽快出台”,甚至连公众意见也没有公开征求。
记者就此多次联系银监会及发改委的相关人士,询问该管理办法制定及征求意见进展情况,接受记者采访的银监会人士称“领导忙于其他事务”,发改委人士则称“手中急件太多,等急件弄完再说”,两部门人士始终不做正面回应。
公众声音独遭冷落
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的收取涉及到公众利益,其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的制定和调整,理应听取包括商业银行、消费者组织及公众个人的意见。
然而,社会公众不仅从公开渠道看不到这份征求意见稿,被征求意见专家以及多家商业银行,也未能看到这份“神秘”的征求意见稿,来自银行和专家的说法是“要保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