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报》记者在采访山西北部部分煤炭企业过程中了解到,晋北企业所产煤炭主要运输通道需依靠大秦线,最近国内盛传“千年极寒”说致使众多用煤大户提前囤煤,煤炭需求量骤然猛增,另外由于受青藏公路严重堵车,致使公路运力偏紧而加重铁路运力负担,因此大秦线全线一直满负荷运转,铁路运力出现滞涨,众多企业产出的煤一时无法运出去。另外,山西境内众多整合矿井目前纷纷在进行技改工作,转复产仍需时日。因此,一系列情况制约下均直接加重煤炭供需矛盾,煤价逐渐开始飙升。“煤矿兼并重组之后 复产的进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快。”王保发说。据他介绍,今年1至10月,全国煤炭产量27.36亿吨,同比增长3.6亿吨,销量26.32亿吨,同比增长3.82亿吨。
企地保供应不示弱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结束时,国内煤炭价格就曾开始显现上涨苗头,国家发改委曾召集中煤、神华等煤炭央企和一些省属地方国企开会,就严令央企和地方骨干企业不能带头涨价,切实履行此前已签订的电煤供应合同,并强调要做好保障国内煤炭供应工作。
对此,中煤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中煤作为两大煤炭央企之一,所售煤炭价格始终按照去年底签订的电煤供应合同严格执行。“合同价一直保持稳定,上涨的那部分主要是现货价,而这部分所占运销量比例不超过三分之一,从这个角度讲,目前的涨价现象不能算作主流。”该人士表示。
针对近日国家发改委所召开会议上指出的,要求各地严禁限制煤炭出省这一情况。王保发表示,这是极个别的、局部的现象。“现在全国煤炭供需总体并不紧张 影响煤炭调入调出的主要是运力,而不是各省的行政命令。”王保发说。
《中国能源报》记者从山西省政府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山西省政府、省煤炭厅要求煤炭生产企业坚决贯彻国家和省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规定,切实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按照“统筹兼顾省内外用煤需求”的原则保障煤炭供应。为了解决铁路运力不足对煤炭市场供需状况的影响,太原铁路局相继对大秦、侯月、北同蒲、京包等铁路线进行了以工务、电务、供电设备集中修施工为主、扩能改造施工相结合的综合施工。
结构性过剩压力将长期存在
煤价飙升的现实背景下,业内人士普遍关心这样的态势还会延续多久?特别是随着冬季供暖期的开始,用煤紧张的局面若再次凸显,会不会继续提升煤炭价格的上涨空间?
从目前全国电厂的煤炭库存量来看,“能平均维持20天的用煤需求”已成为基本的事实,从这个角度讲,电厂出现前两年大面积用煤荒局面的可能性不大。对此,王保发告诉记者,2008年雨雪冰冻极端天气持续时全国各大电厂的煤炭库存在1.4亿到1.5亿吨的样子,而据记者了解,今年的数字要超过2亿吨,各种对比能看出目前的电厂普遍不缺煤。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