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月是火,后半月是冰
后市能否止跌要看政策脸色
本报记者 王真 袁伟华
11月行情黯然收官。昨天是1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盘中一度下挫百点,虽然午后跌幅收窄,但最终沪指以46.18点或1.61%的跌幅把股民对市场触底反弹的期待再度无情击碎。事实上,11月A股行情以11月11日为界可以分为两个半场。上半场延续了10月以来的单边上涨行情,并在11日创下本轮反弹新高3186点,而从12日开始,市场骤然转向单边下跌。11月12日,沪指暴跌162点!11月16日,沪指再度暴跌120点!11月17日再跌55点,年线告破!11月30日大跌46点,并创下本轮下跌以来的新低2758点,不仅把上半场的涨幅吞尽,更是以-5.16%的涨幅收官11月。
纵观2010年以来的市场表现,A股走势整体逊于全球市场。据WIND统计,今年以来至11月22日,上证综指下跌11.99%,而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1.58%,俄罗斯RTS指数上涨10.78%,印度孟买SENSEX指数上涨14.27%。
此轮大跌后的小股民几乎成了惊弓之鸟。他们的心里充满困惑:大盘究竟何日止跌?中央经济会议如何定调 ?3000点将成震荡中枢?慢涨快跌成为常态化?
■A股调整的两大推手
采访中,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表示,近期A股调整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通胀数据高于市场预期,致使央行接连出台收紧流动性政策。二是近期美元指数出现阶段性反弹,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资源类乃至周期类股票的下跌,拖累了A股市场。而在上周作客本网的上投摩根大盘蓝筹拟任基金经理罗建辉也认为,主要是由于近期的市场受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紧缩的影响,市场心态趋于谨慎,所以出现震荡格局;12月份,预计还将是结构性行情为主,大盘将维持震荡。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