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跟着棉花“水涨船高”
衣服也没能免俗地跟着“升值”。“去年买一件普通羽绒服只需400多块钱,但今年一件普通羽绒服动辄上千元,价格涨得厉害。”刚刚买了新羽绒服的黄女士对记者抱怨。
黄女士的抱怨并非个例,今年三季度开始,棉花价格不断攀升,并成为各种品牌服装价格“搭车上涨”的理由,羽绒服首当其冲。
据了解,今年新上市羽绒服短款基本在六七百元,千元左右羽绒服成为常态,位于朝阳区朝阳北路的一家羽绒服店店员告诉记者,“今年羽绒服普遍涨价三成以上,几乎所有材质羽绒服都在涨价,涨价幅度高低不等。波司登、雪中飞等一线羽绒服品牌几乎都在涨价,整体涨幅大约在10%左右”。
一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原材料价格上涨,用人成本增加,工人工资大幅上调,加上之前市场流传的“千年极寒”等因素导致羽绒服价格上涨。“衣服类等各种商品价格都在上涨,现在从厂家拿货成本增加,卖价必然跟着走高,毕竟现在吃穿住用行各种产品都在涨价。”
跟风涨价
如果通货膨胀与货币宽松、资源紧缺有关,那百姓的就医费用、各景区的门票和二手房的房租这些与资源紧缺不大沾边的部分却如同跟风一般,价格接连蹦高,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中有炒作嫌疑。
护理费用:暴涨九倍
日前,北京市卫生局已向市政府提报护理服务价格调整方案,以三级医院为例,现行一、二、三级护理的收费标准为9元/日、7元/日、5元/日,拟调整的标准为90元/日、70元/日、50元/日,相比过去,护理费用足足上涨了9倍。
医疗服务费用上涨,引发了百姓的担忧:如此大的价格涨幅将增加患者的就医负担。对于涨价理由,市卫生局医政处副处长陈静说,目前医院每年护理服务总收入只占医院总收入的0.5%,护理服务价格低廉已成为制约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进一步推广的瓶颈。
护理费用涨价是否属于跟风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有业内人士预测,从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提高医疗服务的价格已经是大势所趋,但要想在短时间内理顺医疗服务的价格,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关专家指出,虽然各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经营亏损的现象,但亏损应靠国家补贴来扭转,而不应把负担转嫁给患者,在药价未能下降的如今,医疗服务费用涨价有违医改将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主旨。价格轻易上涨将给百姓增加沉重的经济负担,随意跟风涨价显然不是老百姓所希望看到的。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