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一带,人民币升值几乎导致所有的外贸出口企业都受到影响。因为签订单在先,是按照老的汇率;货到付款,结算是按照新的汇率,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利润缩水。特别是像纺织服装行业等大宗业务,利润本来就少,只是靠销量。如果汇率再缩水1%—2%,企业的利润基本上没了。
中小企业影响更大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肯定是有负面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利润率的下降。”宁波美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一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他的公司现在为了保住利润,通常会用一些如远期结售汇等办法,加强收汇管理、缩短收汇时间,还在合同中增加汇率风险条款,同客户共同承担风险,并加强了对公司业务员汇率风险管理的培训。“当然,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要靠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及开拓多元化市场。”
从事日用消费品出口的一家外贸公司业务经理许曦文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公司接的订单多以短单为主,而且客户一般都不管汇率。“所以,我们就只好自己给自己留点余地了,报价都按照6.5报,一般可以管半年到3个月。这样等到单子做好,收汇的时候,汇率可能还不会到这个水平,就不会亏。如果胆子大一点就按照6.6报。
她告诉记者,她们公司规模较小,一般不会采取诸如锁定汇率之类的“金融衍生工具”,“只有出口额在几百万或上千万美金的企业才会这样做。”
“工厂生产一般要1个月,而现在汇率变化太快,这次从6.8到6.6就是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所以我们是永远也赶不上的。”许曦文说。
对于会不会因人民币升值,报价提高,而失去部分客户。许曦文说:“工艺简单、技术含量少、对价格又比较敏感的产品,可能会转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等国家,但大多数单子一时半会还不会转,因为涉及一个产品的开模生产等多道程序,不是说转就能转的。”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