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央行的惯例,在出手调控经济时,一般不作解释。不管是利率的变动还是公开市场操作,调了就调了,语言简练,干净利落,所以每次引来财经评论员的猜测。前几日,周小川说了一个“池子”的概念,便引来大大小小的财经评论员们探讨了好几日,拿着放大镜去寻找周行长的“池子”到底是一件什么形状的物件。
其实,类似“把流动性放到池子里”这样的话,在2007年之前的那段时间里,周行长好像也说过。并且从上周末央行副行长的解释中可以看到,“池子”里并没有新东西,仍是综合调控手段。于是,对“池子”的“摸象”也就不了了之。
对池子这么感兴趣,无非是希望找到央行面对汹涌而来的通胀和预期中的全球流动性泛滥有什么新手段。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事关资本市场的起起落落,事关我们大家的资产负债表。
那么,央行是不是有了什么新手段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从近期股市的表现可以找到。近期的股市,继上周大跌后,本周二再度放量大跌,连续击穿2900和3000两大关口,落至2894点。周三更是跌至2838.86点。
对此,股评人几乎都说不惧大跌,向上趋势未改。意思是这轮牛市没走,等着吧,过几天牛还会回来的。其实,依笔者拙见,这些可爱的股评人可能正在犯一个错误———用老眼光看新形势。
犯这样错误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一位知名的证券研究学者上周末说的话:加息对股市的影响不会大,就像2007年那样,你越是加息,股市越是上涨呢。不知道这些股评人的乐观从何而来,他们说的牛是一头什么样的牛。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