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老眼光,是指2007年的旧事,在那一轮调控中,房价起来了,而且一直没怎么回去;股市爬到了6000多点后倒是回去了,但很多人被套。事实证明,那一轮调控基本上是失败的。而当前的形势与2007年又“何其相似乃尔”:越来越真实的全球流动性泛滥预期、已经进来的和将要进来的热钱、受压的人民币汇率、国内高企的通胀,以及蠢蠢欲动的国内资产价格泡沫。
近期的一个代表性事件是,11月1日,曾在亚洲兴风作浪的索罗斯基金的香港办事处SFM H K在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扎下营盘。据说,索罗斯这次带着90亿美元跨海而来。据统计,今年在香港获得牌照的资产管理机构的数目达到了92家,增幅比2009年提高了40%。屯兵香港,志在大陆,对闻着腥味的索罗斯们来说,一场“屠杀”将要开始。
所谓新形势,便是指央行应对手段可能已经改变。像2007年那样,央行被动地、吃力地、劳而无功地、一盆一盆地回收流动性,而流动性却越来越多的一幕,在这轮抗通胀中不太可能重演,或者说央行会竭力避免悲剧重演。
具体说,央行调控手段变化的方向可能是,吸取日本和德国在广场协议后各自应对措施的教训和经验,打破本币升值不能加息造成的两难窘境,改变被动回收流动性的局面,在热钱到来之前,主动实施紧缩手段,严厉打压资产泡沫,坚壁清野,波澜不兴,使热钱兴味索然,这样,货币政策就可以从内外夹击中抽身,腾出工夫管理国内通胀,为结构调整和内外需再平衡创造良好的环境。若如此,房价不能涨和股市不能疯应是政策的题中之意。
一言以蔽之,央行的“打法”可能变了。在这种情势下,股市的牛市行情以及“越是加息股市越是往上走”的乐观,可能要落空。当然,这是一场博弈,到底结果如何,谁也不好说。(王迎晖)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