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目繁多的银行收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些太原市民反映部分银行收费项目“雾里看花”,针对市民反映的情况,11月12日,记者走访了省城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很多银行网点服务收费没有明码标价。
网点:收费公示不尽如人意
记者调查了太原市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渤海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等12家银行的部分基层网点发现,各行在公示牌大小、摆放位置等方面的做法相差较大,甚至同一家银行不同网点的执行方式也不同。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等大型银行多家基层网点,有的将收费牌摆在大堂经理柜台附近,有的将收费牌摆在营业厅正对门位置,但也有银行把中英文对照的收费牌张贴在大厅最里面的墙壁上,让人轻易无法察觉。在交行的一家基层网点,当记者提出查看收费项目单时,大堂经理从角落的报刊架上取出一本十几页的收费项目本:“我们这里太小,摆不下太多东西,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
而在一些股份制银行,虽然一部分收费项目进行了公示,但是也有服务细节欠缺之处。例如一些基层大厅内张贴着两张2开左右的收费细目表,但表格张贴位置过高、字体较小,顾客需抬头仔细辨认才能看清某些收费项目和标准。其余商业银行中,只有半数银行将收费价目表摆放在较明显的位置,不过跨行取款手续费没有在公示范围内。在顾客询问收费情况时,银行工作人员需要拿着最新印发的收费文件一一确认。
顾客:银行收费“雾里看花”
在记者采访中,许多市民反映对银行收费情况变动不太了解。市民张小姐在不知道跨行手续费涨价的情况下取了3笔钱,“每次取100元,三次花了12元。如果知道这么贵,我宁愿多走一段路,也不跨行取款。”更让她生气的是,银行如今为了提高窗口效率都让小额取款的客户去ATM机上操作,但操作的过程中又不提示手续费标准,自己有种“被宰”的感觉。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