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也表示,加息不会直接影响CPI,但会解决流动性的问题,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
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仍处于一个零利率时代。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依然选择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仍旧维持低利率政策不变;只有澳大利亚、挪威、印度、巴西等少数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通胀压力先后加息。
现在中国选择加息,难免不让人担心是否会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市场乐观派认为,在全球经济回暖之时,“加息”除了传递通胀的预期外,更重要的是显示当局对经济回暖的信心。
而有学者却认为,现在经济危机还未全面走出,此时采取加息做法并不适时。
“通货膨胀控制在5%以内,只是温和性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不大。当前,最首要的问题,不是控制通货膨胀,而是经济发展问题。” 王元龙说。
此次加息最牵动市场神经的,便是“热钱”是否会卷土重来。
王元龙向记者表示了加息以后的担忧:很可能在短期内将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预期,加速外部资本流入,进而导致输入性通货膨胀,削弱调控效果。
这也是此前不少机构的学者预测年内不会加息的理由。
虽然学者们普遍预期加息0.25个百分点的幅度不大,并不足以解决目前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但是此次加息却被认为是货币政策将出现重大转折,预示着过分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结束。
刘澄向记者表示,这次加息是货币政策由松到紧的一个分水岭,货币政策由此开始进行转变,由过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变为偏紧的货币政策。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