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发后,杨再飞失踪,手机处于关机状态,其预定的“9月27日深圳到北京”、“9月29日广州到杭州”等多张机票均未现身使用。
涉案公关公司是否会受到处罚?
博思智奇公司和戴斯普瑞公司是否会因“非法经营”等受到工商等部门的处罚?
在蒙牛“诬陷门”中,相关公关公司——博思智奇公司和戴斯普瑞公司的涉案情况已经基本清晰,博思智奇是具体操作者,并因此获利;戴斯普瑞作为博思智奇的下线,通过策划网络栽赃来获取收入。
这些收入是否属于合法收入,两公司是否会受到处罚?上述两家公司注册地都在北京,目前尚未有来自北京市工商管理局的相关消息。
国家工商总局法规司有关具体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博思智奇公司和戴斯普瑞公司发不实帖等攻击其他企业产品的行为不属于工商部门批准的合法经营范围,应当按照超范围经营或无照经营进行处罚。
颇具意味的“答疑标准”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其他渠道获悉,在“陷害门”事件发生后,蒙牛频频受到消费者质疑。随后,蒙牛紧急制定了应对策略,并下发给蒙牛在各市场的导购员。
这份名为《消费者疑问解答标准》的资料,通过一问一答形式,就消费者可能提及的敏感问题在内部“统一口径”。
《消费者疑问解答标准》内容如下:
1、蒙牛是否真的策划损害伊利公司声誉案?解答:蒙牛公司、蒙牛高层从不参与策划陷害同行企业的事件,YL公司倒是经常陷害蒙牛。
2、安勇是否是公司管理人员?解答:安勇为公司市场部一名员工,非管理层人员,这是其个人的私自行为,他也将为他的行为负起法律责任,安勇曾为伊利员工。
3、公司高管是否被捕?解答:公司已发声明,都在正常工作。
4、杨再飞是蒙牛总裁助理吗?解答:公司及其本人均已声明,杨再飞不是蒙牛员工。
5、蒙牛是否策划“圣元性早熟”事件?解答:这是伊利公司“一箭双雕”的策划栽赃。利用安勇和博思智奇公司的案件,大肆炒作,一并达到破坏、损害蒙牛及圣元两大竞争企业品牌声誉的目的。(记者王文志 肖波)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