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上来说,在足够的利润分享和充分授权前提下,对职业经理队伍的整体忠诚度不必怀疑。不忠诚的职业经理行为仍然会发生,但是如果说所有职业经理都不忠诚,也就是说存在系统性的职业经理危机,那一定是职业经理制度系统本身就存在重大缺陷。
国美控制权的争夺,正是这种职业经理危机的一次经典演绎。许多人心中不免轻叹,如果强势霸气的黄光裕没有被捕,结果又会怎样?
相信很多当时在场的人还记得,黄光裕在一次年会上酒过之后,向在座的属下和合作者们说:“我知道你们背后都在骂我,不过,你们摸摸自己口袋里的钱,哪一个比我少?”他说的是事实。在现在这个商业社会,显然不能单纯依靠道德来维持,而只能依靠制度。
当下,一个需要正视的现实是,未来不少创始家族都将不得不学习如何与职业经理人打交道。
国美的路还有多远
还在不久之前,人们很容易将黄光裕与国美等同起来。黄光裕扮演的角色是中国梦的一个完美阐释者,他从广东汕头一个穷山村的农村孩子,一个连初中都没有读完的跑单帮的“个体户”,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打造了自己的家电零售王国,一度三次登上胡润财富榜首富之位。
对于国美电器而言,自从其借壳上市开始,由于黄光裕家族不断减持股份,客观上推动了国美向一个公众公司转变的进程:2006年4月,黄光裕向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出售股份,套现12.46亿港元,持股比例下降至68.26%;2006年7月,国美电器换股收购永乐。黄光裕持股比例被摊薄至51.18%;2007年9月,黄光裕再度出售股份,套现23.36亿港元,持股比例下降至42.84%;2008年2月,在黄光裕掌控之下的国美电器,高价回购了黄光裕所持的部分股份,黄光裕持股比例下降至39.48%。股权的逐渐稀释终究导致了这位创始人不再拥有对公司的控制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