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将近一年的寻寻觅觅,家中老人终于看中了老家县城的一套水景住宅。借国庆长假特意回乡办理相关手续,再一次亲身体验了房价数据难以准确的复杂情形。于是相信,在房价数据不准确的情况下,要求统计部门和房价调控部门做出准确的房地产调控,是一件多么不易的事。此前,由于避税等种种原因导致二手房交易数据不准确,统计部门几乎成为众矢之的。同时,对房价调控不力进行问责的社会呼声也非常高。但如果房价信息本身就是混乱的、复杂的,不论是要求准确统计房价信息,还是要求问责,本质上都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笔者所经历的这个项目,曾经在楼市低迷时由开发商自买自卖,也就是说,开发商通过卖给内部人或相关人士的办法,从银行取得贷款,渡过难关。
其实,不仅仅是在楼市低迷的时候开发商会搞自买自卖的游戏,即使在楼市火爆的时候,他们也有可能做这个游戏。前者的目的是为了套取银行资金以暂渡难关;后者则同时具备合法捂盘的效果,一箭双雕。
而为了更充分地利用贷款资源,在房价完全由开发商决定的条件下,开发商一般会倾向于做高房价。这样做也是一举两得:一是可以取得更多贷款,二是给市场一个项目卖得好而且卖高价的假象,引发市场的跟风效应。但是过一段时间,楼房真正以二手房形式卖出的时候,不论是为了避税的考虑,还是真实作价的考虑,在房地产管理部门显示出的房价信息,都有可能低于第一次开发商自买自卖的价格。这样,显示出的房价是真实下降的。但第一次交易的价格,实际上是个虚拟价格,第二次交易价格才有可能是真实价格。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