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在货币总量与经济增长匹配的情况下,经济中一个产品的价格上涨,都会出现其他产品价格的下跌。在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总量与实际货币需求时常会出现不平衡,货币总量的供给超过需求就会出现价格的普遍上涨。
其次,工资的提升应该由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决定。在一个完全竞争环境下,边际产品的价值由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和工资决定,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下降了相当于劳动生产率提升了,工资也就提升。
在劳动力无过剩的二元经济体中,制造业和农业均需要劳动力投入,但一个国家的劳动力数量有限,在劳动力市场平衡时,制造业和农业的每位劳动者的实际工资和名义工资均相等。当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上升时,实际工资上升,工厂经理会以高于原来名义工资的水平从农业部门招募劳动力,劳动者名义工资均普遍上升。由于产品价格不变,所以实际工资也普遍上升。
如果农业劳动力出现过剩,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就不会导致农业劳动力工资的上涨,原因是工厂经理并不需要提升工资就可以招募到所需的劳动者。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的工资并不会提升,产品价格也不发生变化。这个阶段,也是发生工资上涨速度低于劳动生产率上涨速度的阶段,体现在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不断走低。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