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走向内需主导
早在2003年秋,美国高盛公司发表“金砖四国”报告时,曾预测中国经济将在2016年超过日本。最近,高盛公司又发表报告预测,今后20年,若中国经济能保持9%的增长率,美国保持2.3%、日本1.0%,那么到2030年,中国经济超过美国也是有可能的。
届时,全球股市总市值第一把交椅,也会由美国转移到中国,而日本总市值仅相当于中国的1/9。眼下,美欧的证券公司已开始将在亚洲的据点逐渐由东京向香港转移。对此,日本开始担忧,一旦持有日本股26%份额的海外投资者抛售,那么“日本丸”恐要变成“泰坦尼克号”。但在比较超级的发达国家经济与超大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时,仍无法忽视数字以外的东西,即“非GDP”因素。
2010年5月,颇具影响力的《日本经济新闻》刊发特辑,介绍上海世博会,其通栏标题就是“中国走向发达的序曲”。作为“日本产业官”的总设计师,日本著名经济学者、小渊惠三政府时期的经济企划厅长官堺屋太一预言,中国经济将由此走向内需主导的时代。
其理由是,1970年大阪举办世博会时,日本人均GDP刚过3000美元。此后,日本经济增长结构实现“内需主导”的转变,走向“真正的发达国家”行列。2009年,中国人均GDP也达到3000美元,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也必将会迎来内需主导的时代。
1984年,作为大阪世博会的策划者之一,堺屋太一访问了上海,在与时任市长汪道涵先生会面时,建议上海举办“世博会”,并为之奔走,因此,长期以来,他也颇以“上海世博会建议者”而自豪。堺屋太一的预言,无疑备受日本经济界的高度重视。
近来,包括日本经产省等机构普遍预测,亚洲“中等收入和富裕阶层”(人均收入在5000美元到35000美元)的人口约为8.8亿人,而中国就约占半数。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最近的报告说,2008年中国“中等收入和富裕阶层”(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美元)人口已超过4.6亿人。而2008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所得(GNI)达2770美元,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考虑国际物价水平的比较方式)则高达6020美元。中国已经形成了现实的个人消费群体。中国经济具备了向内需主导转变的人口和所得收入条件。(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刘军红)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