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调整促进了外商投资
问:中国外商投资现状如何?
卢进勇:我国外商投资环境不存在“恶化”之说,政策的调整对整个投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首先,使得中国整个投资环境更加规范,内外资企业平等,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其次,使得我国整个投资环境更富有竞争力。这些年我国利用外资持续增加。2008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23.9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8%。今年1-8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59.56亿美元,同比增长18.06%。
第三,对于内资企业来说,投资环境的这种改变为它们营造了一种平等竞争、平等发展的环境。
目前,我国外商投资呈现以下几个特征:总规模平稳发展;结构逐渐优化;质量不断提高,在使用的外资中,投资于研发、高科技和世界500强以及服务业的资金占比越来越大。总的来说,我国外商投资现在是进入稳定和持续发展的轨道,政策比较完整,市场总体规范。
今后重点完善投资软环境
问:未来中国投资环境应如何进一步改善?
王志乐:近年来对于投资环境出现的不同看法,其关键在于如何定位外资企业,即外资企业是否是中国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的一贯思路是把外资企业作为中国企业加以肯定和支持的。
在近期规范引进外资的政策中,明确提出鼓励利用外资并不是简单地扩大外商投资规模,增加吸引外资数量,而应更加注重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要更好地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严格限制“两高一资”和低水平、过剩产能扩张类项目。提出坚持以我为主、择优选资,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显然,这些政策将使得跨国公司拥有新的发展空间。
我们相信,肯定在华外资企业是中国企业,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外资工作的部署,我国投资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一定会出现新一轮外商投资高潮,外资企业与国企和民企将进入相互竞争和相互合作的新阶段。
卢进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投资环境一直在不断改善,中国外商投资的一系列数字说明了中国投资环境并没有“恶化”。对于批评,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
改善投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严格执法,包括关于外商投资、国内市场建设、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法规,我们应严格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另外,我们可以加大投资促进力度,通过一些商业活动,宣传我国投资环境,让外商消除误解。目前我国投资硬环境也就是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比较到位,今后重点要在投资软环境和配套环境方面加强建设,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大力发展配套的服务业等。(本文为系列报道结束篇)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