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北京,位于西单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大院一如继往地平静。
看似平静的背后,一场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历时时间最长的为中小企业减负行动,已车马轰鸣。
据悉,此次减负行动从今年6月13日国务院成立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开始,到年底结束,历时半年。如今,转眼间时间过半,距离12月份最后的大检查只有两个月时限。
当下,工信部相关的运行监测协调局、中小企业司等部门的官员,依然在各地奔波进行减负的督查指导工作。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4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但数据显示,中国的中小企业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据初步统计,目前,向中小企业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部门有18个,按收费项目分有69个大类,子项目上千。
为负累不堪的中小企业减负已不是悬念,但悬念在于:这次真的能下狠手么?
高调减负
从6月13日开始,在工信部办公大楼内,又多了一个临时性“部门”——国务院成立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跟以往相比,这里显得更加忙碌,常驻的10多个工作人员不时在三个办公室之间穿行。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