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女王”姚晨是微博平台实施“名人战略”的突出表现。
从去年9月国内几大门户网站高调发力微博开始,整整一年过去了,虽然“名人战略”和“粉丝”之类的概念炒得热火朝天,“微博营销”也成了一门显学,吸引了众多中介机构和网站平台参与,但在几次业内的研讨中,微博可谓问题重重:“僵尸粉”满天飞、营销效果难以评估、平台和广告主以及策划机构之间博弈剧烈。好耶集团COO周岱表示,从短期来看,要想盈利很难。
微博活跃用户近2000万
一年来,在某门户网站担任编辑的小张烦恼至极。自从该网站推出微博之后,公司给所有员工下了“死命令”,每周邀请五位名人过来开微博。这算是一项工作任务的考核内容,完不成任务的员工要按数量扣钱,小张几乎是每个月都要被扣。
像小张这种当局者在无奈之余难免会咒骂,而微博就这么在骂声中起步了。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去年12月发布的蓝皮书中,微博被评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蓝皮书特别指出,中国微博的一大特点是“强烈关注时事”,由普通网民临时客串的报道者,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布信息,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直播”。
微博原本是一项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接驳上的技术创新,在中国却变成了一项内容创新。各大平台大打出手的策略不外乎是老一套的“名人战略”,以此吸引粉丝和流量。
正因为技术创新和发展战略的缺失,今年初以来,同质化的微博平台网站数量直线攀升。一份调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较大的微博网站数量达到36家。
值得庆幸的是,该调查同时称,截至今年6月底,微博活跃用户接近2000万,而且微博成为用户活跃度最高的互联网应用,“用户数据显示微博的发展很健康”。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