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至2007年大牛市期间,基民在2004年四季度大涨前,出现了近3%的赎回,在黎明前选择了离开,令人惋惜。而到了2007年四季度大盘掉头向下,基民仍然选择申购,2007年三季度、四季度净申购率分别为49.12%、7.25%,后市A股跌幅为5.24%、34%。可见,基民最终因为贪婪而遭受市场惩罚。而在2008年,大部分被套基民选择了“死守”,其结局也令人心酸。
在完整经受了一个牛熊周期的市场教育之后,基民的操盘经验也不断提升。在2009年初至2010年上半年的牛熊交替中,基民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理智,甚至让基金经理等专业人士相形见绌。这六个月里,基民整体呈现小幅净赎回,而且在大盘进入阶段性高点后,净申购率降至最小。而上证综指在今年二季度出现22.86%的跌幅之前,基民的净申购率为-5.55%,也就是赎回5.55%,表明基民在阶段顶部落袋为安,一些基民顺利逃过了系统性风险。
总体上,随着基金投资年限的增加,基民的申购和赎回减少了“追涨杀跌”,而多了几分“高抛低吸”,这是难能可贵的。在一些市场阶段,甚至超越了专业人士的表现。
或许,相对基金经理管理别人的钱,基民对自己的投资更为谨慎和用心。总体上,基民能做的,第一步就是选择一个好基金,长期表现良好的基金,其基金经理选股与择时能力相对较强;第二步,就是增强自身对大势的分析能力,通过主动申购和赎回来调整股票型基金,提高自身投资收益。(记者孟群舒)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