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10月8日电 新华社记者林小春 刘华 周润健
有人说,同样以气候谈判为主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媒体的报道好像来自两个世界,这是双方的立场差异所决定的。但是如果给中国减排写评语,来自两个世界的评价却基本一致:中国减排在“动真格”。
中国减排是否“动真格”,听听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话就知道。“十一五”期间,中国的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20%。为此,今年5月,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强化行政问责,完不成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责任。今年9月,他在天津召开的第四届夏季达沃斯年会又表示:“我们不惜以降低GDP增速为代价来实现这一目标。”
过去5年,中国仅小火电机组就关停7000万千瓦装机容量,超过英国全国装机容量。近两个月,中国各地正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作最后的冲刺,反映出中国在节能减排上的严肃、认真态度。也正因此,英国《金融时报》今年9月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国减排动真格”。
考虑到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困难,中国必须“动真格”。中国既要继续发展,又要保护环境。而现实是,能源结构性矛盾突出,煤在一次能源当中所占比重相当大,节能减排任务相当艰巨。由于“十一五”规划目标主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来实现,容易的问题已经大体解决,此后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