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
短期加息呼声渐远
在8月份C PI数据公布的前后数 天 , 央 行 将 加 息 的 传 言 甚嚣 尘上。但是到了如今,经济学者们对央行加息的可能预期已经降低。普遍的观点是:年内可能会加息,但是短期可能性不大。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认为,中国当前的通胀结构决定了物价的上涨很难通过加息消除,银行加息反而可能导致房地产泡沫被快速捅破。
她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增速确实回落了一些,但只要一有政策刺激经济就可能过热,通货膨胀的速度也会起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加息。加息与否关键要分析当前导致通胀的因素。今年中国C PI涨幅扩大,主要是两个原因———翘尾因素和自然灾害引发的农产品价格上涨,显然这两方面都不是通过加息能够解决的。而且由于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状况,居民对负利率并不是特别敏感,所以加息对回收居民手中的货币作用也不显著。
左晓蕾表示,有人提出加息是为了抑制需求,害怕不加息房价很难降下来。但是要看到,现在央行如果贸然加息,尤其是连续加息,很可能导致房地产泡沫现在就被捅破,将未来半年或一年后发生的事情提前,导致中国经济硬着陆。
华宝证券发布的报告则认为,热钱流入降低了加息的概率。报告称,9月中旬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8月份外汇占款达2430亿元,由此算得疑似热钱的部分为553亿元。而此前三个月该部分一直为负。自从6月22日人民币突然启动升值以来,我国热钱流出的步伐显著放缓,直至8月份再度转为净流入。由于11月份美国国会中期选举的临近,短期看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压力大于加息。伴随着热钱转向流入,则当前加息将会引来更多热钱,并使得加息的效果大打折扣,这可能会打击央行的加息热情。
汇丰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孙君玮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汇丰预计中国G D P增速将由上半年的11.1%回落至下半年的9%左右;与此同时,外需不确定性增加,8月份出口也出现了七个月以来第一次环比负增长。当经济低于潜在增长率时 , 通 胀 的 风 险 也 随 之 大 大 降低,中国经济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很小。
不过山西证券持相反看法。该券商近日发布的报告称,当前通胀预期在逐步提高,并且有继续强化的趋势。下一阶段价格的行政管制将成为短期管理层治理通胀的主要手段,在外部经济平稳的情况下,未来 两 个 月 内 存 在 小 幅 加 息 的 可能。(记者 方烨)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