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普遍关注的GDP、CPI、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劳动工资是如何统计出来的;统计数据与老百姓生活有什么关系;从千家万户采集上来的各种信息,如何确保最终结果的真实———
在9月20日“中国统计开放日”至10月20日“世界统计日”期间,全省统计系统将围绕“统计和您在一起”、“走向公开透明的中国统计”主题,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让普通百姓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统计这个“熟悉的陌生人”。
“不仅要当信息窗,更要做参谋部”
今年上半年,欧洲债务危机开始蔓延,国际经济复苏的脚步随之放缓,一些来自国家层面的产业调整政策力度加大……在复杂的背景下,河北发展状况如何?“上半年14.1%的经济增速,说明我省经济继续回升向好。”省统计局出炉的相关数据及对形势的判断,让所有关心河北发展的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我省统计系统加强了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解读力度,强化对苗头性、趋势性问题的分析研究,以及国家和省调控政策措施效果的分析。”省统计局局长郭洪波说。
“百姓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所关注的”
“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是你一定要跑过CPI。”
一句网络流行语,反映出统计数据与百姓生活的密切关系。如今,GDP、CPI、PPI……这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已经成为普通群众投资理财过日子的重要参考。
“百姓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所关注的。”着眼民生需求,我省统计部门通过“提质、提速、提效”,及时将工业生产、消费品市场、固定资产投资、CPI、PPI等数据在当月与公众见面。统计工作的“视野”也从传统的经济领域,日益向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新农村建设、教育、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等领域拓展。一个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涵盖经济社会多领域的“大统计”格局正在日渐形成。
“让统计数字真实可信”
“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百姓民生,任何一个数据失真都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郭洪波表示,我省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统计事业改革,其目的就在于让统计数字真实可信。
公众见到的每一个数据,都是源于基层统计人员从田间地头、厂矿企业等采集来的成千上万个数据的整合。为保证流程中各阶段数据准确,我省统一规范了统计报表格式和填报要求,规范了15个专业的29项专业统计制度,使操作规程和标准更加严格。从2009年开始,我省完善了市级季度GDP核算方法、能源统计制度方法、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等;紧跟社会热点问题,我省建立了大城市月度劳动力调查等制度。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