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国外哪些国家家族企业的发展史值得我们借鉴?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制度就必然是冲突的么?
万国华:西方国家有很多老牌的家族企业都发展成为了著名的跨国企业,如IBM,福特,壳牌、摩托罗拉等。日本的松下电器也是很好的例子。
美国的杜邦家族是世界500强企业中最长寿的公司,其发展变革的路线为:担任决策——集团式经营——多分部体制——“三马车式“体制。杜邦家族通过向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的转变,形成了三马车式的体制,使家族企业不断转变为现代巨型公司。这个例子也充分说明家族企业和职业经理人并不是必然冲突的。科普兰给杜邦家族带来的变革,使杜邦家族摆脱了固步自封的家族习俗,杜邦家族活力大增,并不断扩展业务范围,现在,杜邦公司已成为全球性的工业界领袖。由此可以看出,家族企业和职业经理人是可以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的,这也是家族企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之一。很多家族企业也是通过这一路线不断发展壮大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良好、有效地制度设计也非常关键。
徐华:中国民营企业一个常见的模式是,职业经理先给人家打工,但不甘久居人下,终于自己拉出去自己创业,这已经成了制约中国产业升级的制度短板。
但是反过来讲,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久居人下,把企业搞起来了,主要的成果却是别人的,那他心里如何可能得到平衡呢?
责任编辑:cprpw